关于杯子的故事。
今日,让我们一同走进一个关于杯子的故事,一则关于水杯的叙述,另一则则是茶杯的传奇。水杯以其基本功能——饮水,而茶杯则更胜一筹,除了基本的饮水功能,还能承载着茶叶的芬芳,演绎出茶的韵味。
那么,茶杯是否拥有更高的价值呢?其实不然。眼前的茶杯标价十元,而水杯则是五十元。价格与价值是否等同?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但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一种价值的参考。撇开大规模生产的普遍性,单论个别价值,或许水杯的价值更高。为何如此说?因其外在的美丽赋予了它更高的价值。
那么,产品的价值究竟是如何定义的呢?我个人对产品价值的评估有三项基本原则:产品能否解决特定的问题;产品的设计是否简单且优雅;产品是否不会衍生出其他的问题。
在此,以一个具体例子加以说明。需求是我要解渴(权重80)并兼顾品茗的需求(权重20)。产品需具备一定的外观美感,但无需过于追求极致的可靠性。在这些条件下,对于解决基本饮水需求的水杯和能品茗的茶杯进行评估。在解决问题的环节,水杯得到30分的高分,而茶杯因能满足更多的需求而得到40分。再来看其浅显与优雅程度,水杯因无多余的设计且外观深而得到满分30分。茶杯则因多出的设计元素和一般的外形得到15分。
从衍生问题的角度看,两者的可靠性并无差异,但茶杯因额外的部件而有时导致使用上的不便,如经常找不到盖子。综合评分水杯为90分,茶杯为80分。显然,在本次评估中,我更倾向于水杯。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如何去考虑产品的需求呢?很多时候是随性而为。但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我们身上的习惯性思维。
第一个习惯性思维:对需求的随意处理。缺乏对产品和需求的科学评估,仅凭一时的感觉和直觉去做决定。这种习惯性的思维往往只考虑产品的好与坏,而忽视了其是否真正解决问题以及是否符合简单、优雅的原则。在购买产品时,我们应更加注重其实际价值和是否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
在信息日益对称的今天,依靠眼睛和耳朵做出的决定已经不足以满足我们的需求。科学的评估和计划产品在制造和购买过程中的价值更为重要。当我们做决定时,应该放慢脚步,再三思考并权衡利弊。虽然这样的操作似乎违反了我们的生理结构,因为直觉判断更为省力,但长远来看,科学的评估将为我们带来更大的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