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的定义_可靠性包括哪三方面的内容

2025-02-1316:17:01创业资讯0

质量与可靠性,两者紧密相连,虽有所区别却息息相关。在质量的标准中,往往已经包含了可靠性的要求。

按照ISO 9000:2005国际标准,质量被定义为“产品或服务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明确或隐含的要求的程度”。其核心在于满足各种要求,这些要求既来自于客户的明示,也来自于客户的隐含期望,既涵盖购买时的需求,更包括产品使用过程中的期待。而在使用过程中,可靠性、可用性、安全性等因素显得尤为重要,成为不可忽视的质量要素。

那么,何为可靠性?

可靠性主要涉及三个规定和一个能力,即“产品在既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工作时间内,成功执行其功能的能力”。可靠性工程的核心在于运用各种技术手段预防和预测故障。

论及质量与可靠性的关系:

1. 质量指标通常通过产品合格率、返修率、退货率以及客户投诉次数等来衡量。

2. 可靠性则通过失效率及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等指标来评估。

3. 无论是质量还是可靠性,都是设计、制造及管理的结果。

4. 两者都强调“初次就把事情做对”,意味着事先的规划和准备至关重要。

5.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管理共享许多工具,如实验设计、统计知识,以及故障模式、影响和严重性分析(FMEA/FMECA)等。

关于质量与可靠性的差异:

1. 质量具有确定性、可重复性,其真值可测可见,并能应用传统学科知识。而可靠性则具有不确定性、随机性及不可重复性,其真值不可测不可见,需应用专业学科知识。

2. 要想做好质量管理,必须先稳固可靠性工程的基础。

文思特管理咨询公司为您精心整理并分享此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