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新貌
未来的展望,以科技为翼,驱动新生产力的飞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满怀信心与决心。
回望刚刚过去的2024年,科技创新在发展的历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嫦娥六号探索月背的奥秘,探月事业翻开了新的篇章;全球高速列车的先锋,进一步巩固了我国高铁技术的领导地位;“梦想”号钻探船启程,揭示了海洋深处的秘密。这些时刻,都激发了人们追求卓越、勇往直前的决心。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在神州大地上,我们感受到了科技创新带来的澎湃动力,引领着新质生产力的奔腾向前。
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2024年,我国5G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不断深入,全球领先的5G-A技术迅速投入商用。从自动化生产线到自动驾驶汽车,从穿越山海的无人机到远程联动的手术室,5G技术正全面融入各行业,推动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发展。
在陕西榆林,煤制烯烃等技术让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实现了从一般加工到高端制造的跨越;在山东青岛,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相结合,海尔空调的互联工厂效率提升了两倍。这些变革,都是因“新”而强,传统产业升级的铿锵步伐。
新兴产业的蓬展。“千帆星座”的首批卫星成功入轨,拉开了我国巨型低轨星座大规模组网建设的序幕;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任务圆满成功,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商业航天产业链。2024年,商业航天为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突破,为光伏、物联网等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人工智能革新了物研发流程,催生了智慧制的新赛道。这些向“新”而行的产业,正逐步壮大新兴产业生态。
未来产业的布局建设。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的上线运行,为全球用户提供了使用机会。至今,“本源悟空”已吸引全球多个和地区的访客,完成了大量的量子运算任务。这为商业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自身免疫疾病治疗方面,异体通用型CAR—T实现了突破,我国在创新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虚拟现实等前沿领域的创新不断涌现。这些从“新”出发的产业发展优势正逐渐显现。
在式现代化的进程中,科学技术担当先锋。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充满信心与底气。
我们的底气源于丰富的应用场景。我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和广阔的应用场景,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和推广创造了良好条件。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我们在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见证了更多的技术应用与市场拓展。
我们的底气还源于不断壮大的科技人才队伍。我国研发人员数量稳居世界第一。优化科技评价体系,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我们首次评选表彰了“工程师奖”,并加强了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和选拔。
时光荏苒,不断向前迈进。继续书写创新的篇章,推动我国经济航船稳健前行、乘风破浪。
( 2025年 记于旅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