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并探讨双宾动词的用法
在语言学中,有一种特殊的动词结构,我们称之为“双宾动词”。这种动词的特点是在其后跟有二个宾语。第一个宾语通常是人,也称作间接宾语;第二个宾物是物,也就是直接宾语。
基本句型构造为主语(S)+谓语(V)+间接宾语(人)+直接宾语(物)。这样的构造有助于我们清晰表达意思。
学生提问:老师,如何判断一个从句是否为双宾句型?以句子“The book that he lent me is worth reading.”为例,如何解读?
老师解答:当从句呈现为双宾句型时,有时容易误解为从句是完整的句子,因为主谓宾(间接宾语)都有。再如句子“_____ she told me is true。”中,缺失了直接宾语,因此需填入相应的内容使句子完整。
学生继续提问:对于双宾动词的记忆,有没有好的方法?它们有没有什么特点?
老师详细解释:双宾动词可以视为“给予类”动词,因为它们大多具有“给予”的语义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近义词和反义词的助记法来帮助记忆。如“give/offer/award sb. sth.”、“buy/sell sb. sth.”等都是双宾动词的例子。
学生表示:通过近反义词记忆法,发现双宾动词的词汇量大大增加,原来只记得很少几个。
老师补充:值得注意的是,间接宾语和直接宾物的位置可以互换,但互换后需要在人名前加上适当的介词,如“to”或“for”。有些双宾动词需要与不同的介词搭配使用,如“provide sb with sth”与“provide sth for sb”。
对于特殊的双宾动词,如“explain sth to sb”、“borrow sth from sb”等,可以采取特殊记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