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体性贬值解析
设备的实体性贬值指的是由于物理使用和价值降低而引起的价值损失。设备的价值损失与重置成本之比反映了实体性贬值率,也被称为物理性或实际性贬值。
实体性贬值的估算方法主要有:观察法、使用寿命法和修复费用法等。当设备出现可修复性损耗,如数控系统损坏,可用修复费用法计算其贬值;而设备运行多年,其损耗则可通过年限法来确定除损坏部分外的其他部分所产生的实体性贬值。
例如,对于一台数控折弯机,已知其重置成本和已使用的年限,以及数控系统的修复费用,我们可以通过加总这些因素来计算设备的整体实体性贬值。再比如,对于某些设备部件,如A、B、C三个部件,各自的使用情况和设计寿命不同,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各部件的实体性贬值率,再综合得出整个设备的实体性贬值率。
四、功能性贬值
功能性贬值反映了设备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造成的投资成本增加。这主要包括两种情况:超额投资成本引起的功能性贬值和超额运营成本引起的功能性贬值。
超额投资成本即复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之差,表示的是如果以现在的技术重新购买一台新的设备,相比复原旧设备所需的成本差异。而超额运营成本则涉及到新设备相比老设备在生产效率、维修费用、材料消耗、能源消耗等方面的优势或劣势,进而导致的未来运营成本的折现值。
五、经济性贬值
经济性贬值是由于外部因素如市场需求减少、调整等导致的设备价值降低。这包括设备使用寿命的缩短、运营费用的增加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等因素。
例如,某生产线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产量大幅下降,其未来使用寿命内的多支出运营成本即为经济性贬值。再如,对落后产能或高能耗设备的调整,也可能导致相关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或运营成本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