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中关于睡眠的数据显示:
对于小学生,他们的平均每日睡眠时长达到8.7个小时;而初中生则为7.6个小时,高中生则为7.2个小时。
结合《健康行动(2019-)》所倡导的,小、初、高中生的每日睡眠时间应当分别不少于10、9、8个小时。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超过半数的小学生(95.5%)、初中生(90.8%)以及高中生(84.1%)并未达到这些健康标准。
那么,睡眠究竟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您是否每晚都能获得良好的睡眠呢?
一、睡眠周期的奥秘
通常人们认为,睡眠质量不佳主要源于睡眠时间不足。实际上,睡眠质量并非仅与睡眠时间相关。
睡眠过程中存在一个周期性变化,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包含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约持续10分钟,此时脑电波从活跃的β波逐渐过渡到α波,身体开始进入放松状态;
第二阶段身体逐渐放松,呼吸和心率减缓,体温下降,并可能出现一种名为“睡眠锭”的特殊现象。这是一种高频率、大幅度的脑电波,有助于排除外界干扰,引导我们进入深度睡眠阶段,该阶段大约持续20分钟;
第三阶段开始进入深度睡眠,大脑产生δ波,这一阶段大约持续30至40分钟;
第四阶段为深度睡眠期,肌肉完全放松,不易被唤醒,同时可能出现梦呓、梦游等生理现象;
随后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此时脑电波类似清醒时的β波,而梦境正是在此阶段产生。每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大约持续90至120分钟。
二、追求高质量的睡眠
除了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外,更重要的是完成4至5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即每日睡眠时间应在6至8小时之间。
理想情况下,我们应在快速眼动睡眠期醒来,这样能让我们快速清醒。若在深度睡眠期被唤醒,大脑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恢复至正常状态。
那么如何确保良好的睡眠质量呢?首先计算自己的每日睡眠时间是否为完整睡眠周期的整数倍。如果不是,则需要适当调整每晚的入睡时间。
对于那些在辗转难以入睡的人,建议提前,尝试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或进行冥想等放松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人为了确保准时起床会设置多个起床闹钟。实际上,这反而会使人感到更加疲惫。建议仅设置一个闹钟,当闹钟响起时立即起床。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调整生物钟,让我们以充沛的精力迎接第二天的挑战。掌握睡眠周期的规律,让清晨的起床不再成为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