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营销”的持续时长仍未有定论,给企业和员工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面对这一挑战,不同人的反应也各不相同,有的人选择忍耐和坚持,有的人则开始抱怨和观望。
尽管受到影响,春招市场显得有些冷清,但徐坤仍决定寻找新的工作机会。他在苏宁的任职时间虽不长,但已经对“全员营销”的惩罚机制感到不满。
徐坤的遭遇并非个例,张瑶所在的安踏公司也面临着相似的挑战。她所承受的营销任务十分繁重,让她倍感压力。
在安踏和苏宁等公司实施“全员营销”的背景下,员工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不仅要完成本职工作,还要参与销售任务,这无疑是对他们时间和精力的双重考验。
尽管“全员营销”的实施带来了争议和质疑,但从各家企业的成绩单来看,这一策略确实为企业带来了实打实的营收。例如,苏宁易购通过“全员营销”活动,显著提升了社群营销销售额的贡献率,平台整体销售额也有所增长。
尽管“全员营销”带来了短期内的成果,但企业和员工们也开始思考这一策略的长期影响。张瑶和刘琨等员工担心,“全员营销”可能会成为之后的“日常”,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持续的影响。
对于这种担忧,一些专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营销系教授陈洁强调,企业号召员工全员营销时,不应只关注销售额,而应培养员工的营销意识为最终目标。只追求销售数字甚至变相员工,对企业来说或是本末倒置。
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多的人开始思考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尚未结束,“全员营销”的未来走向仍不明朗。在这场挑战中,有的人选择坚守岗位,有的人则开始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全员营销”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和员工面临的一大挑战。如何在这种压力下找到平衡点,既完成工作任务又能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涉及的人物均使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