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遭遇过这样的困境?
在班组工作中,常会出现各种问题:相似的零件混杂不清、现场产品堆放无标识、上个班未完成的工作和未预制的物品遗留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生产效率。无论班组长的能力如何,生产中的顺畅与效率都是衡量其表现的重要指标。
对于班组长来说,交的工作是每天的必修课,这不仅是任务,更是能力的体现。想要掌握交的方法吗?那么,让我们开始今天的探索吧。
交是工作交接的核心环节,指人员与人员在特定的时间段内进行工作交接、关键信息传递的过程。那么,交时主要交接哪些内容呢?
主要分为两大类内容:第一类是现场管理目标的完成情况,其中包括六个核心指标:
质量Q——统计质量合格率并记录不合格产品的数量。
成本C——记录每个产品的原料使用情况和产品报废的数量。
交期D——关注并记录当班的计划生产完成率。
安全S——关注安全生产的天数累计以及安全中涉及的人员情况。
士气M——统计人员出勤率和提案改善的数量。
效率P——计算当班工作时间、单位时间的产量以及人均工时的产出指标。
第二类内容是生产过程中的五大要素异常信息,包括:
- 生产计划的调整情况
- 设备的工作状态信息
- 物料是否出现异常
- 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 工艺技术是否有变更
- 质量是否出现异常
- 作业环境是否有异常提示信息
- 车间的最新通知或重要信息
面对如此多的信息,你可能会感叹:“这么多内容,怎么能记住并妥善处理呢?”实际上,掌握方法后便会发现,其实并不复杂。
你可以借助《交记录表》这一“神器”。这份表格能帮助你按照要求逐项填写相关信息,使交工作更加有序和高效。这份表格就放在了智胜现场平台的“生产交管理”课程的“实战装备区”中,课程中还详细介绍了其使用方法。
除了表格的帮助,交的具体流程又是怎样的呢?
尽管各企业可能存在差异,但通常交的工作流程大致可以归结为两大步骤六个小步骤。
班长的步骤:
- 在前统计本班的各项生产数据并巡查生产现场。
-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填写《交记录表》。
- 完成后签字并由直接上司进行确认。
班长的步骤:
- 查看《交记录表》以了解前一个班的情况。
- 根据表格中的异常信息,进行现场核查并与班长或直接上司沟通确认重要信息。
- 在《交记录表》的班长一栏签字确认。
企业还应列出在岗对岗交接过程中其他必须交接的事项清单。只有从规划、管理、执行三个层面都进行规范,才能有效避免交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