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学员们,欢迎来到Tonii老师的精益讲堂,今天我们将开启“每日五分钟,精益伴你行”系列课程。
今天我们将一同探讨周期订购量的概念。
一、周期订购量的重要性
在商业管理中,经济订购批量是一种常见的库存管理策略,旨在最小化订购成本和库存持有成本。这一策略通常基于市场需求不变的假设。实际业务环境中,市场需求往往是不稳定的。特别是在物料需求计划中,单纯依赖经济订购批量可能无法实现成本最小化。
当订购量超出一定时期内的预测需求时,可能会导致库存积压在无需求期间,以避免再次下单的成本。但这也可能导致订购量并不总是恰当,即使上一次订货仍有余量。保持库存以避免再次订购是一个好策略,但若库存不足,又会导致成本增加。我们需要对经济订购批量的应用进行改进,这就是周期订购量的作用所在。
周期订购量的原则与经济订购批量相似,但更注重实际需求。通过计算经济的订单间隔时间(即经济订购批量除以需求速率),我们可以确定下达订单的时间点。这里的重点不是每次都订购相同数量的经济订购批量,而是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每次的订购数量。
周期订购量计算公式:周期订购量 = 经济订购批量 ÷ 平均每周使用量。
【例题】
若某产品经济订购批量(EOQ)为2800单位,年使用量为52000单位,那么周期订购量是多少?
【答案】
平均每周使用量 = 年使用量 ÷ 52周 = 1000单位/周。
周期订购量 = EOQ ÷ 平均每周使用量 = 2800单位 ÷ 1000单位/周 ≈ 3周。
这意味着在下次订单下达时,应满足未来三周的需求。
请注意,这里的计算结果为约数,精准度并非关键。
二、使用EOQ时的实际考量因素
1. 块状需求:EOQ通常假设需求稳定且补货迅速。若非如此,周期订购量可能更为合适。
2. 预期库存:面对不稳定的需求时,我们需提前增加库存以应对高需求期。
3. 最小订购量:部分供应商会设定最小订购量。这时,我们应根据总订购量而非单个产品来制定决策。
4. 运量与价格:运送量与价格有关联。满载的运送成本通常低于部分承载的运送成本。
5. 成倍订购:当货物受包装大小限制时,例如仅以托盘方式运输货物时,我们需要以最小包装量作为订购单位。
6. JIT与库存:精益生产要求精准的补货策略以匹配供应链的作业需求。这可能要求更小的补货批量。
今天的课程到此结束,希望大家都能从中获益!谢谢大家的聆听与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