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在工地现场通过装配预制部品部件所建成的建筑,被称作装配式建筑。这种建筑依据预制构件的形式与施工方法,主要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以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大类别。
简而言之,建筑的建设过程如同机械化的生产流程,能够批量、成套地制造房屋构件,只需将这些预制构件运至工地并进行组装即可。
装配率(又称PC率)反映了建筑工业化程度的高低。它指的是在建筑单体范围内,预制构件混凝土方量所占所有使用混凝土方量的比例。通常以正负零以上部分为核算依据,目前尚未制定统一的明确规定。装配率越高,表明建筑的工业化程度越高。
而装配化率则是指满足装配率要求的建筑单体面积与项目总建筑面积的比例。
关于装配式建筑造价高的问题,有人认为这是阻碍其普及应用的主要原因。那么,真的如此吗?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是否真的高昂?
为了解答这一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单位编制了《装配式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的征求意见稿。这份文件详细列出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装配式钢结构工程、建筑构件及部品工程和措施项目等四章内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征求意见稿为不同PC率的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和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工程提供了投资估算的参考指标,这为评估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提供了清晰、统一的标准和依据。
关于装配式混凝土住宅的具体情况
例如,对于不同PC率(如20%、40%、50%、60%)的装配式混凝土小高层住宅和高层住宅,该文件都给出了明确的指标。这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计算和评估不同预制程度下的建筑成本。
同样,对于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文件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特别是对于高层住宅的PC率,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