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基本原则: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这一点在各个领域都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商业世界中。
让我们回顾一下Gleaming大湖水泥公司的故事。交谈中,我们发现公司陷入了产品陷阱,只看到了眼前的市场和价格,没有跳出固化的递增式思维模式。这时,我们需要引导他们看到更远的地方,打开思维,跳出固有的模式。
以星巴克为例,他们不仅看到了咖啡的价格,更看到了咖啡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关联。他们通过改变包装和提供更优质的消费体验,成功地将咖啡的价格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就是打破固化思维,开阔视野的结果。
当前,品牌营销所面临的问题之一是流量红海的困境。两三年前,社交媒体平台如抖音、小红书等形成了流量洼地,但如今大量新锐品牌涌入,流量洼地迅速变成了红海。
这背后的原因之一是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大多数品牌只关注营销端,而产品的研发和供应链建设都交给成熟加工厂,导致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功能、品质别无二致的产品。用户的选择灵活,对品牌的黏性降低,自然也就难以产生口碑裂变。
针对这一问题,有两种思维方式的碰撞。第一种可以概括为“租金即广告费”。这种思维强调门店选址的重要性,认为好的选址能带来大量的流量,只要转化率达到一定水平,门店就不赔钱。
随着可变成本的提升和转化率的下降,这种思维模式的可持续性受到挑战。
第二种思维是“选址其实在选朋友圈”。这种思维强调人脉和资源的重要性,通过请来领导等种子用户来服务好,进而实现用户裂变。这种思维方式更注重长期的用户运营和价值挖掘。
从新消费浪潮来看,目前大多品牌依然依赖于ROI的玩法,即通过找博主、主播进行流量投放来销售产品。随着获客成本的增加和用户单次大额消费或频密复购的需求提升,品牌需要转向LTV的运营模式。
LTV模式关注的是用户的长期价值和复购率。通过私域运营,品牌可以主动触达用户,引导用户进行二次或多次消费。通过老用户带新用户的方式,实现用户的裂变和增长。
在私域运营中,品牌需要关注客单价、复购率和转化率三个核心指标。通过产品结构调整、个性化服务等方式提升客单价;通过RFM模型等工具引导用户复购;通过亲友券等方式引导老用户转介绍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