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传出圣元集团正计划收购广州美素力营养品有限公司(简称“广州美素力”),这一动作如若属实,将成为国内婴幼儿奶粉行业的又一次大型收购案。两年来,圣元以接连收购姿态快速崛起,其已成为行业内“品牌收割机”的代表。
业内专家指出,这一系列的收购行动,不仅反映了国产奶粉行业兼并重组的加速,也突破了配方注册制的限制。多品牌战略的采用,虽有助于奶粉企业迅速扩大市场份额,但也伴随着“国代”销售模式下的渠道管控等风险。
品牌整合趋势明显
对于收购广州美素力的传闻,圣元集团暂未对外的公开声明中提及此事。广州美素力自2005年成立以来,逐步在婴幼儿辅食及配方奶粉领域树立了自身地位。一旦收购成功,圣元旗下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数量将进一步丰富。
回顾近两年圣元的扩张步伐,其动作频频。2018年,圣元营养品有限公司以3000万港元入股贝登(福建)婴幼儿营养品有限公司,从而获得了后者三个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2019年圣元又成功收购了哈尔滨艾倍特乳业有限公司,并获得了其旗下的三个婴配粉品牌。
目前,圣元自身拥有的已通过配方注册的工厂及品牌包括多个。据不完全统计,若上述收购全部完成且通过配方注册,圣元拥有的婴配奶粉配方注册数(含特医奶粉)将增至60余个。
与此另一奶粉配方注册大户贝因美也在今年2月宣布了收购计划。该公司计划以自有资金1836万元收购呼伦贝尔昱嘉乳业有限公司100%股权,进一步扩充其品牌阵容。
追求品牌多样化与市场策略的平衡
贝因美与圣元一样,都在追求通过收购实现品牌多样化。然而这种策略背后也面临着如何平衡多品牌管理与市场布局的问题。在配方注册制实施后,通过收购小品牌可以变相回到多品牌经营的模式。
据了解,圣元与贝因美等企业过去曾采用“国代”销售模式,即一款产品交由一家经销商主推。这种模式可以让品牌方更多地承担生产角色,同时也为渠道商提供了利润操作空间。然而这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公开数据显示,在配方注册制实施前,市场上存在大量乳粉生产企业及配方。然而注册制实施后,市面上近七成的配方消失。这也意味着企业在追求多品牌战略时必须更加谨慎地选择和布局。
有业内人士指出,圣元密集收购小奶粉企业的目的之一是消耗其法国工厂的产能。在这一过程中,圣元会将收购来的奶粉品牌“承包”给渠道商进行生产与销售。然而这也需要双方深度捆绑、共同面对市场挑战。
市场份额之争的隐忧
多品牌战略一直是各家企业在婴幼儿奶粉市场上的竞争手段。从过去的市场份额数据来看,主要国产婴配奶粉品牌的市场占比在不断变化。虽然多品牌战略能够快速提升企业的市场份额,但业内对此并不完全看好。
专家指出,企业在追求多品牌战略时必须注意避免渠道冲突、价格战等问题。同时还需要对每个品牌进行精准定位和运营管理以确保其长期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以及多品牌策略的未来走向等方面的问题,截至发稿时间圣元、贝因美等企业尚未给出回应。
综上所述可以了解到国内外奶粉企业都在进行一系列的品牌整合和扩张动作以期在市场中取得更好的发展然而也需要注意在追求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需谨慎管理风险保持品牌和市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