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研究中,我们经常区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异在于概念及其所运用的方法。定性研究涉及研究者利用历史回顾、文献分析、访谈、观察以及参与经验等多种手段来收料,并通过非量化的方式进行分析,以得出研究结论。而定量研究则更多地依赖于数据来表述结果,其研究设计旨在使研究者能够通过数据的比较和分析来做出有效的解释。
一、目标差异:
定量研究主要针对业务决策方面的量化问题,以具体的指标和实际数据来衡量问题,旨在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预测结果,并将结果应用于更广泛的人群中。它通常需要预先设定明确的研究方向。
相比之下,定性研究则更多地关注产品设计决策方面的问题,目的在于发现、探索和理解用户行为。它通常在用户无偏见的情况下进行,以深入了解其使用习惯和态度。
例如:
定量研究可能揭示用户在提交订单页面上平均停留时间为15.8秒的统计数据。
而定性研究则可能通过用户访谈揭示某些访谈者在提交订单时会反复确认收货地址的行为和想法。
二、样本选择的不同:
在定量研究中,我们通常需要针对大量且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研究。样本的大小取决于多个因素,如目标人群的大小、可接受的误差范围以及被调查的可能性。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可能需要300到400个样本。
而定性研究由于是深度探究,因此更专注于较小的样本。根据研究目的,大约需要5至15名核心目标用户参与。
三、结果的差异:
定量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均为数值形式,可利用数学或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提供可衡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来对比不同子人群的结果,例如男女之间的差异。
而定性研究则提供大量的信息来深入理解用户行为。它的研究对象为少数个人,特别注意的是,由于文化见解的不同,定性研究在进行国际研究时需特别注意语言翻译和文化解析对最终结果的影响。
四、方法的区别:
定性研究通常采用较为松散的结构,与用户进行更为直接的接触。其主要方法包括用户访谈、焦点小组讨论等。非结构化访谈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开放式问题引导受访者进行深入交谈,从而帮助研究人员真正理解受访者对产品的理解和感受。
定性数据不仅限于文字形式,照片、视频和录音等也可以作为定性数据的来源。
五、各自的优势与局限:
定量研究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统计分析解释数据,因其基于数学原理而常被视为科学客观的方法。它对于测试和验证已有理论非常有用,且分析速度快,涉及大量数据时可使用软件辅助。其局限性在于无法与参与者直接接触以了解其行为选择的原因,且对统计分析应用知识的不足可能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定性研究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与调查者的密切接触发现被遗漏的问题,其描述性作用在调查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允许数据中存在歧义和矛盾,这更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现象。其局限性在于样本规模较小且时间成本较高,且需要研究人员具备该领域的专业知识才能进行深入的解释。
六、综合应用:
尽管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各有优缺点,但它们的综合应用将更加有效。定量研究的强项在于提供事实数据,而定性研究则是对行为的评估,能提供详细的用户行为、情感和性格特征信息。在研究中可以综合运用两种方法,以互相验证和补充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