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务方的视角来详细阐述一下背后的缘由。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当要求候选人回去等待通知时,这并不意味着面试已然失败,也有可能是HR或业务负责人无法即时作出决策,其背后涉及多种可能性:
一、待筛选的候选人众多,需横向对比
在特定时期内,若团队开放了一个职位的面试,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安排多场面试。如在短短一周内,接连进行了数次面试。尽管在周一与一位候选人进行了交谈,感觉彼此相当契合,匹配度较高,但是否需要立刻安排下一轮面试?这并不一定。因为或许更好的候选人还在后头。
二、特殊情况需与团队深入探讨
有时,业务方非常希望招纳某位候选人,但该候选人所期望的薪资超出了当前可提供的范围。需与HR部门沟通是否可以调整预算,以免在后续的薪酬谈判中陷入僵局。或者,候选人的背景与公布的岗位描述存在细微差异,但他们可能非常适合团队中另一正在的岗位。这种情况下,需与相关团队沟通,看是否愿意安排另一场面试。
在有HRBP(人力资源业务伙伴)的团队中,HR与业务方之间的合作尤为紧密。当HR在进行初步面试时,若发现某位候选人的某些特质与业务需求相契合,即使其与岗位描述不完全匹配,也可能会建议安排进一步的面试。
三、为下一轮面试官提供必要的信息
面试过程往往涉及多轮筛选。从HR初步筛选到业务面试,再到团队负责人或业务线领导面试。当下一轮面试官的时间安排较为紧张时,前一轮的面试官可能会提前简要汇报面试情况,以便后者更好地了解候选人背景,从而避免双方意见分歧导致的无效时间消耗。
也存在“回去等通知”是委婉拒绝的情况。这可能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执、顾及双方面子,或是个人沟通习惯使然。在沟通中留有余地是很有实际意义的。例如,当最理想的候选人最终放弃offer或因薪酬问题未能达成一致时,可能需要从之前面试的候选人中重新挑选。若之前拒绝得过于直接,后续沟通将变得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