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购车过程中最为担心的莫过于选购到库存车。对于库存车的定义,不同的人可能存在一些误解。那么,新车放置多久才算作库存车呢?是三个月、半年还是一年?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来探讨一下。
虽然“库存车”这一概念在层面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在汽车销售行业中,确实存在着对库存车的界定。通常而言,如果新车在仓库中存放时间超过三个月或半年以上,便可被视为库存车。而对于进口车辆,考虑到其运输周期等因素,制造日期半年或一年以上的车辆也可被归为库存车之列。
那么,库存车与新车究竟存在哪些差异呢?有些消费者可能认为,仅仅因为放置时间稍长,库存车就应该与新车无异。但我们必须注意到库存车的存放环境。并非所有未及时售出的新车都能得到妥善的保养。实际上,大部分库存车都停放在露天场地,经历日晒雨淋,缺乏基本的维护保养。这便容易导致车辆的各种油液、电子元件、电瓶、橡胶密封件以及轮胎等出现受潮和老化现象。
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选定车型后,往往不能立即提车,多数情况需要等待一个月或更长时间。这样一来,原本非库存的新车在交付到消费者手中时,可能已经变成了人们的“库存车”。不过这并不需要过于担忧,只要存放时间不是过长,车辆通常不会出现严重问题。要判断新车生产日期,可以通过查看副驾驶侧或发动机舱内的汽车铭牌来简单判断。
若库存时间已达一年以上,建议消费者可以要求4S店更换原车机油。还需留意轮胎的生产日期(如图示,显示为2007年第8周生产,即2007年2月底生产),超过两年的新轮胎存在橡胶老化的风险,应考虑让4S店进行更换。若上述检查均无异常,那么这辆库存新车在性能和使用上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当库存时间接近五年时,除非车辆有极大的优惠力度,否则不建议购买。因为长时间存放可能导致机油、轮胎、车身悬挂中的橡胶内衬套以及万向节上的防尘套等部件老化,可能需要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