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种审美范畴包括哪些_简答自然美育效应主要在哪些方面

2025-02-1513:21:48经营策略0

美育,乃是一种深远的教育方式,它致力于塑造正确的审美观念,发展个体感受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教育,不仅能够培养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的素质,更是对个体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提升。

美育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的智者如孔子就已提出以仁学为基础的美学思想和美善结合的美育理念。他认为,诗能激感,礼能立身,乐能完善人格。而“六艺”中的“礼”与“乐”都蕴丰富的美育内涵。不仅在东方,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亦认为音乐具有净化心灵的作用。

到了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迪的《美学》一书的出版,使得美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1793年,德国浪漫诗人席勒的《美育书简》更是首次使用了“美育”这一概念。直至1911年,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首次将美育视作全面教育的重要一环。

美育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积极的思想影响。它指导学生明辨真善美与假恶丑,抵抗庸俗低级的影响。它能够培养个体的审美,使精神生活丰富多彩且充满愉悦。不仅如此,美育还能提升个体的审美能力,达到以美怡情的效果。

美育对其他各类教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智力的发展,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美育能净化灵魂、陶冶,有助于人的品德培养。体育与美育相辅相成,审美活动亦有益于人的健康。而美育与劳动技术教育也密切相关,因为劳动创造了美,人们亦按照美的规律建设世界。

由此可见,美育不仅具有独特的作用,更能协调各类教育的发展。它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辅助道德、启迪智慧、促进身体与助力于劳动的多重功能。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关于中小学的美育任务:

其一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升其审美能力;其二则在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与追求;其三则是发展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至于美育的实施途径则包括:

一、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美育教育;二、借助大自然的熏陶进行美育;三、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渗透美育理念;四、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以教师之美育人。

【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在美育的三个层次中,最高层次为哪一项?

A. 感受美 B. 说明美 C. 创造美 D. 鉴赏美

【答案】C。解析:美育分为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三个层次。其中最高层次为创造美。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