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汇——专业注塑业咨询培训与服务提供商
目的阐述:
我们专注于注塑生产过程的优化与效率提升,致力于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最高标准。
职责分工:
1. 生产线员工:负责本岗位产品的自检工作,确保产品质量。
2. 生产领班:监督生产流程,品质达成情况,指导员工正确操作。
3. IPQC(制程检查员):负责对生产过程进行巡检,监督并处理异常情况。
4. 相关部门:协同参与制程异常的分析及处理工作。
5. 生产技工:负责车间机器设备的调试与维护工作。
一、IPQC作业要求:
IPQC在巡检时,需依据SIP(标准作业程序)、工程蓝图、SOP(标准操作流程)、物料清单及工艺标准,对产品的外观、尺寸、装配、包装、性能等进行全面检查,并详细记录巡检结果。
1. 抽检产品的数量及检查项目应根据SIP进行。
2. 当客户对重点项目实施SPC(统计过程控制)时,IPQC需严格按照检验规范执行。
3. 发现异常时,应立即通知车间及相关部门进行改善,必要时需对责任部门发出PDCS(问题决策与解决系统)。
二、IPQC现场巡检内容详解:
1. 确认相关作业文件是否齐全。
2. 检查生产设备及治具是否定期保养,并留有书面记录。
3. 核对工艺参数设置是否与要求相符。
4. 核实生产环境如温度、湿度、洁净度、光照及静电防护等是否符合制造及检验规范。
5. 核对物料与BOM(物料清单)是否一致。
6. 确认产品品质状况是否已有唯一性标识。
7. 追踪不良品处理情况,确保彻底解决。
8. 监督员工操作,确保安全规范。
9. 检查现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10. 确认员工自主检查的有效性。
11. 检查员工作业手法是否符合SOP要求。
12. 核实员工是否按作业指导书佩戴劳保用品。
13. 确认现场使用的文件、样品及量具是否受控。
14. 其他相关要求是否得到满足。
三、制程异常处理作业:
1. 主要制程异常类型包括设备、治具、品质及工艺参数异常等。
2. 作业人员发现生产不畅或自检异常时,需通知责任人进行改善并汇报给IPQC或生产领班。
3. IPQC发现制程异常,需通知责任人立即处理,责任人应在半小时内完成处理。
4. 处理完成后需记录相应处理措施。
5. 对于严重或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需上报给相应主管处理,并由IPQC通知责任部门使用PDCS。
6. 制程异常导致停机一小时以上,恢复生产前需再次确认首件产品。
7. 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8. IPQC在巡检中发现可能影响产品品质的因素时,需及时通知责任部门使用PDCS。重大品质问题需按《品质问题分析处理作业流程》执行8D报告。
关于注塑汇的更多专业知识与理念包括但不限于:
5M1E原则(人、机、料、法、测、环):确保生产过程中各要素的合理配置与控制。
ISO标准的核心思想:标准执行与书写需保持一致,反映实际做法。
内部审核的严重性分类:针对问题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进行分级管理。
质量成本的分类及其重要性:预防成本至外部失败成本的管控,以提升整体效益。
产品标识的重要性:确保产品追溯性,预防再发生。
品种成本的概念:企业进行品种活动所发生的经济成本。
ISO9001中的八项管理原则:是质量管理的基石,包括以顾客为中心、领导作用等。
直方图的常见形态及其分析意义:通过直方图分析数据分布,掌握过程状态。
解决问题的九大步骤:一套系统的方法论,用于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
品管新旧七大手法:通过统计手法和分析工具,提升生产与品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