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金丰厚达2.3万元,身处外资企业已逾八年,现今已届35岁。原本准备迎接裁员后开始新的求职历程,却不料工作稳定,未被裁员。最近竟获阿里录用,薪水增长高达三成。
如今,许多职场人士均有相似心境。公司若不裁我,我便继续坚守岗位;若公司裁员未至,我便在市场中寻找更好的机会,选择主动离职。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成为了许多人不敢轻易换工作的主要原因。一时的冲动离职可能意味着要重新开始寻找工作,新工作待遇或许不如当前,令人不愿妥协。最佳策略是寻得一份更优的工作后再行离职,以避免工作断层的可能。
近期,一位外企员工透露了自己的经历。他在同一家公司服务长达八年,期待着公司的裁员,然而迟迟未等到。一个更好的工作机会降临,他决定接受新的挑战。他的工作常常需要加班,但内心并不愉悦,因为工作前景有限,升职遥不可及。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职位的停滞不前,他逐渐失去了奋斗的动力。
这无疑是每个职场人的真实写照。我们都期望随着年龄的增长,职位也能逐步晋升。在外资或家族式企业中,即使工作再出色,若未得到适当的认可和晋升机会,便只能蹉跎岁月或寻求新的职业出路。
一位老员工在公司服务多年,尽管与领导较为熟悉,但并未感受到特别的归属感。公司并未因其工作年限长而给予特殊照顾。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对公司的情感联系逐渐减弱,最终考虑离开,寻找更合适的归属。
员工在一家公司长期服务后,往往期望能够长久地工作下去。这不仅仅是因为公司提供的薪酬吸引人,更因为公司能给予员工一种归属感。
最近一次,一位主管遭遇了上级的约谈,因工作态度受到批评。尽管她对批评有自己的解释,但领导并不愿意倾听她的意见。这导致她的工作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既然领导不认可她的努力,她选择以自己的方式回应——开始对工作敷衍了事。
这样的结果只会令员工感到心寒。员工们明白,做好工作是他们的本分,但若遭到领导的持续否定,他们的积极性将受到打击。当员工认为做得越多错得越多时,他们宁愿选择少做事以避免被指责。
在职业生涯中,员工期望得到公司的支持。如果公司总是阻碍前进的步伐,员工可能会变得消极并效仿公司的拖延策略。曾有一位员工因公司财务拖延支付工程费用而不得不自己垫付费用而考虑离职。尽管领导继续安排后续工作给这位员工,但他已决定拒绝接受新项目并专注于完成手头工作后离职。若公司不能在他离职前结清欠款,他可能会寻求法律援助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