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的猪价走势中,自八月中旬开始,每公斤价格曾一度达到21.4元的高峰。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开始出现波动。从八月中旬至十月初,猪价呈现下滑趋势,但期间出现了小幅反弹,其价格始终保持在每公斤18元以上。随后,十月中旬后猪价持续下跌,至十二月中旬,部分地区猪价已跌至每公斤14.5元,此时市场上弥漫着一种恐慌性出栏的气氛。
从八月份开始,猪价下跌的主要驱动力在于前期的可出栏猪数量减少的情况逐渐消失。随着春节后的时间推移,2024年新出生的小猪逐渐成长至标猪体重,市场预期中的出栏猪数量逐渐增加。三月至六月份新生仔猪的数量及其存活率持续上升,预示着未来可供出栏的猪只数量将有所增加。猪价开始呈现下降趋势。
尽管十月初猪价有所下滑,但其价格依然稳固在每公斤16元以上,市场对冬季猪价的新高仍抱有期待。随着九月底十月初全国生猪疫病情况的稳定,可供出栏的生猪数量持续下降,市场开始关注前期五月至七月新生仔猪数量多且存活率高的现实。八月至九月间进入二次育肥的养殖户开始面临亏损,增加了出栏意愿,导致猪价持续阴跌。
进入十二月,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集团出栏量增加,导致猪价在月初出现控制化的下跌,全国范围内猪价跌破每公斤15元,部分地区更是降至14.5元。在中旬时,由于市场调整和供应量的变化,全国猪价短期内出现了加速下跌的现象。随后,随着集团出栏量的放缓,部分养殖户出现惜售心理,导致月末猪价出现反弹。
对于这次猪价的反弹,看涨方认为主要是由于2024年母猪存栏相较于2023年有所下降,产能尚未完全恢复。由于2023年末猪价的上涨仍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人们期待今年春节前能重现去年年末的走势。尽管如此,今年年末是否能像去年那样在短时间内实现华北地区猪价的显著上涨并超过一定的价格水平仍存疑问。
比较过去两年的生猪市场情况时发现:
-
去年九月至十二月间,华北、华中部分地区及东北部分地区经历了严重的生猪。这些地区的出栏猪主要为紧急出栏的各类体重的猪只。这导致未来一段时间内可供出栏的猪只数量锐减。
-
春节期间猪肉需求增加时,因前期大量紧急出栏的猪只已消耗殆尽,市场上可供的数量有限。这导致需从其他地区调运猪肉至华北及华中地区以填补市场空缺。
-
前年生猪养殖行业经历持续亏损状态。虽然华南、西南地区未受大影响且存栏量大但依然亏损严重。因此年末时为了回笼资金需大量出栏标猪、小标猪。
-
此外气候环境因素也有所不同。前年新冠结束后的第一个完整年里因返乡潮带动了大量的猪肉消费;然而去年则相反受到寡妇年的影响导致流水席少进而影响到猪肉消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