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中断:城市韧性的考验
记者 白瑜
在数字化时代,我们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便捷生活,但当互联网突然中断,城市交通、通信等系统陷入瘫痪时,我们如何应对?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城市的脆弱性又如何体现?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现实问题。
7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了郑州,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这场灾害不仅导致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更让城市的基础设施遭受了巨大冲击。
“一张网”下的城市风险
在当今社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已经深度融入城市运转的各个环节。极端天气等造成的断网之灾,让人们开始认识到城市生活建构在“一张网”上的巨大风险。一旦这“一张网”出现断裂,整个城市的生活秩序将受到严重影响。
郑州的洪涝灾害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断电断网危情让一座城市俨然成为互联网荒漠,人们回到现金交易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变得困难。这种荒诞的情景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城市的韧性建设在面对极端事件时的重要性。
城市脆弱性的多面考量
极端自然灾害、攻击等因素都可能威胁到城市的正常运转。例如,极端天气可能导致通信中断、电力中断等,使城市陷入混乱。人为制造的计算机病毒也可能给城市生产制造活动带来瘫痪的风险。
云计算系统背后的移动数据也存在安全漏洞,一旦数据大规模,公民个人隐私和企业商业将面临严重威胁。这一系列问题都考验着城市的治理能力和应急响应机制。
从智慧到韧性:城市的升级之路
智慧城市建设关注的是效率,但忽视安全性会使城市变得脆弱。未来城市的发展应注重“智慧”和“韧性”的融合。这包括适当保留传统技术、树立备份意识、完善通信网络容灾机制的顶层设计等。
专家认为,在未来城市规划中,应注重数字技术与传统基础设施的融合。新基建设施需与城市的物理规划结合在一起,不应与城市现有的传统基础设施完全脱节。
总结
当互联网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城市的韧性建设的重要性。只有建设具备强大韧性的城市,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极端事件和挑战。
本文仅是引发思考的开端,更多的探讨和行动还需要我们共同完成。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我们的城市创造一个更安全、更韧性的未来。
(刊于《半月谈》2023年第X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