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参与了两个培训营活动,发现“复盘”这个词非常流行。每次课程结束后,都会有复盘环节,包括每日复盘、周复盘以及整体课程复盘。
令人遗憾的是,我发现很多人并不清楚如何进行有效的复盘。他们常常将项目复盘会议开成了简单的总结会议,甚至演变成了感恩。
今天想与大家深入探讨一下复盘的概念。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展开讨论:①什么是复盘?②为何需要复盘?③如何有效开展复盘?
什么是复盘?
复盘源于围棋术语,指在完成一盘棋局后,重新排列棋子以回顾棋局,分析哪些步骤做得好,哪些需要改进。简单来说,复盘就是在思维中重新经历已经发生的事情。
复盘并非一次性的行为,而是一种持续、递进式的自我提升过程。它不要求我们重做过去的事情,而是更多地在思维上对事件进行重现。通过回顾和反思过去的行为,我们可以发现问题、汲取经验,最终将经验转化为能力。
很多人容易将复盘与总结混淆。实际上,这两者是有区别的。
总结与复盘的区别
总结主要是对事件的过程进行梳理,描述和归纳已经发生的行为和结果。它关注关键点和里程碑。而复盘除了总结外,还会对未发生的行为进行虚拟探究,寻找其他可能性和可行性,这一过程被称为“推演”。
简言之,“复盘=总结+推演”。
为何要复盘?
学习有三种方式:从书本中学习、向身边的人学习、向自己学习。其中,向自己学习常常被忽视,但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
复盘是一种向自己学习的有效方式。对于职场人士而言,复盘能力尤为重要。优秀的人善于从过往事件中总结经验,聪明的人能够迅速将经验转化为个人能力。
通过复盘,我们可以避免重复犯错,积累经验,快速迭代并化繁为简。我们还可以总结规律以应对未来。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失败或成功的经验都转化为个人能力。
如何有效开展复盘?
在回答如何复盘之前,我们先要明确复盘的对象。通常,自我复盘需要涉及初心、目标和过程。
初心、目标与过程的复盘
初心是回顾做事的初衷,以确保在事情结束后仍保持初衷。目标是对比实际完成的结果与初始目标,以评估是否达成目标。
过程则需要我们对事情的每一步进行情景还原与分析,找出成功的因素和失败的原因。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升自身能力。
自我复盘可以分四步进行:回顾经历、分析利弊得失、总结经验教训、将原则应用于实际。
从回顾到分析是“由表及里”的过程,需要深入洞悉本质。从分析到总结是“由此及彼”的过程,需要归纳和提炼出一般规律。将得到的经验和原则应用于实际是学以致用的重要一步。
只有经过上述四个步骤,我们才能真正将经验转化为能力。
在某种程度上,一个人的复盘能力决定了他的成长速度。我们应该重视复盘,并将其作为一种持续的自我提升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