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高好还是低好_公司估值最简单的方法

2025-02-1610:52:36经营策略0

回忆起我大学毕业的那段时光,我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踏上了创业的征程。我们成立了一家小型软件开发公司,目标专注于为本地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当时,我们满怀激情与信心,投入工作之中。半年后,出乎意料的是,我们竟收到了一家风司的邀请,希望探讨我们公司的“估值”问题。

初次听到“估值”这个词,我心中不禁产生疑问:这与房产中介估价房子有何区别呢?谁会对我们的这个小团队产生兴趣呢?

随后的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估值”的内涵,以及它是如何被估定,这一切与我所认为的“房产中介逻辑”有着天壤之别。

简单来说,估值就是对一家公司的“价值”进行定价。这就像二手车市场对车辆进行估价一样,它反映了公司目前的市值,或者未来可能达到的市值。

尽管车的价值可能与行驶公里数、车况有关,但公司的估值却是一个既包含科学又涉及艺术的过程。

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解答:

1. 投资人想要知道:我投资购买你们公司的一部分股份,是否物有所值?

2. 创始人则想知道:我出售部分股份,能够换取多少资金?

在这个过程中,涉及了多个角色:

公司自我评估时,我们也需要给出一个“报价”。但说实话,当时我们根本不知道依据什么标准,只能随意给了一个数字——“500万币”。投行的人员听后差点笑出声来。

风司、私募等专业机构则会根据他们的模型和经验,算出一个“合理价格”。

若是上市公司,那么市场就会直接决定其价值——市场认为你值多少就是多少,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当时,投行的人员还耐心地为我们解释了估值背后的复杂模型。例如收益法,这需要考虑你公司未来的收入增长趋势;还有市盈率法,这需要参考同行业公司的估值标准。除此之外,市场前景和产品的独特性也是影响估值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估值并非完全科学,更多的是双方的心理博弈。在风投谈判中,投行人员直接问我们:“如果按500万投资你们,我们要获得30%的股份,你们觉得合理吗?”这时我们才明白,估值不仅仅是数字的问题,更是一场心理战术。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问:到底谁有最终决定权?是市场还是人心?其实估值背后隐藏着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

在我们那次风投会谈中对方看重的并非我们当前的盈利能力而是我们当时正在开发的一款创新软件。这款软件虽然刚起步但有着巨大的潜力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客户。投行人员直言道:“你们现在的收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未来三年你们能否将客户规模扩大十倍。”这句话让我深刻理解到估值并非基于过去而是基于未来。

如果你不擅长“讲故事”你的公司可能就无法得到一个理想的估值。当时我们的合伙人在介绍这款软件时强调了它的优势不仅能帮助中小企业省钱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销量这是未来的趋势。他的这段话让对方眼前一亮甚至主动提出了更高的估值。

需要明白的是估值并不总是公正的对方会试图压低价格而我们则需要尽力提高价格。那次会谈结束时我们的估值定在了300万币虽然比我们预期的低但换来了100万的投资。后来我们明白这种“折中”其实是商业谈判中的常态。

如果你不是创业者或投资人你可能觉得估值与你相距甚远但实际上学会理解“估值”能让你更深入地洞察商业背后的逻辑:为什么苹果的市值能突破万亿美元?为什么初创公司的估值动辄几亿?更重要的是这种思维方式还能帮助你更好地评估自己的人生价值——未来的你值得“投资”吗?你会给自己的“估值”打几分?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