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MEA七步法的起始步骤:规划与准备。此阶段涵盖了项目确立、计划制定以及产品经验与教训的收集。DFMEA的初步规划与准备,其核心目的在于,根据当前开发的产品类型来界定FMEA中的包含与排除内容。具体来说,就是要明确分析对象,界定DFMEA将涵盖哪些系统、子系统、组件或零件,确保资源集中于高风险、高优先级的产品上。在这一过程中,5T工具和边界图发挥着关键作用。
规划与准备的核心理要包括四点:一是确定新产品的构成,详列系统、子系统、组件或零件;二是清晰定义设计分析的重点内容;三是形成详细的FMEA项目计划;四是广泛收集并整理与范围相关的经验和教训、参考资料。界定分析范围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因为这关系到后续实施的导向和关注点的一致性。FMEA团队应着重关注分析范围内的风险项的根本原因以及针对风险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针对高风险的项目或问题,应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与分析;而对于低风险的项目或问题,则应避免冗余的探讨。早在2012年,《有效FMEA》一书中便提出了定义范围的方法,其中Martin老师认为,QFD(质量功能展开)、边界图和风险矩阵是较为实用的方法。我们利用QFD来明确产品的功能,运用边界图的虚线框来界定分析范围,包括什么、排除什么。我们通过风险矩阵对分析范围内的组件、零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产品的优先等级,保证资源向优先级高的零部件倾斜。
在进行FMEA之前,必须深入理解并清晰定义产品要求。通过QFD,我们能够识别客户的需求、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而QFD是一种将客户需求转化为企业技术要求的方法,它指导整个产品开发团队始终以客户需求为核心。Martin老师强调,在进行DFMEA分析之前,产品的功能要求必须清晰明确。若产品功能未定义清楚,将无法有效开展DFMEA分析。
QFD由四个质量屋构成,包括客户声音(VOC)到产品功能的转化,再到产品特性、过程特性以及过程控制的逐级推导。以一支圆珠笔为例,客户的呼声是书写流畅、字迹清晰,这些需求通过质量屋的转化,最终影响到笔的功能、墨水容量、灌墨压力以及过程控制等各个方面。这一系列的过程控制与特性转化,确保了产品最终能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
在新版FMEA中,边界图也被称为框图,它是用于识别DFMEA分析项目范围的重要工具。通过图表化表达系统内外部关联系统(或部件)之间的关系,虚线框界定了分析的范围。方框代表系统元件,不同线型则表示系统间的连接关系。在DFMEA的第一步中,需要完成DFMEA的表头信息,包括公司及项目详情、开始与修订日期、跨功能小组信息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DFMEA的开始日期与修订日期,应与项目计划保持同步。在充分理解设计概念后启动DFMEA,并在设计规范发布前、生产模具开始之前完成相应的FMEA分析和措施。当现有设计或过程发生变更时,需重新启动FMEA和PFMEA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