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审计问题要求_审计中常见的审计问题

2025-02-1614:55:12经营策略1

内部审计沟通的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

一、内部审计主体角度的常见问题

内部审计主体,即部门、单位内部专职审计人员,其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常常面临以下沟通问题。

(1)传统审计观念的限制

部分内部审计人员仍受传统观念影响,将自己视为受命的“监察员”,倾向于采取态度进行审计,导致被审计者产生抵触心理,双方有效沟通变得困难。这种观念不仅影响审计效率,还可能恶化审计关系。

(2)内部审计人员能力的不足

二、审计客体角度的常见问题

内部审计对象是审计行为的客体,其角度的常见问题包括

(1)内部审计工作的不规范

尽管有明确的审计指引和规范,但部分单位未建立适用的审计体系,如取消审计进点会议等必要环节,这会导致审计效率低下,影响工作开展。

(2)被审部门的不配合

由于对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存疑,部分职能部门认为审计只是查错防弊,拒绝提供真实信息或拒绝整改,导致审计沟通困难。

(3)处理分歧的方式不当

审计主体与客体间存在利益分歧时,如处理不当,会形际关系危机,使沟通环境恶化,进而影响审计工作的进行。

三、解决内部审计沟通问题的应对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为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转变思想观念,突出沟通重点

内审人员需打破传统思维,培养事前分析预测能力和事中控制能力。通过沟通交流发现被审计部门的风险点并采取降低风险措施。在沟通中围绕重点,建立友善协调的人际关系。

2. 正确认识内审职能,发挥沟通效能

内审人员需明白内部审计的目的不仅是检查错误,还要为治理和风险管理服务。通过沟通交流缓和人际关系,确保沟通顺利进行。

3. 提高内审人员沟通能力

内审人员的沟通能力直接影响审计效果。审计人员需学习心理学知识,学会谦逊聆听。保持客观立场、学会耐心倾听、合理选择沟通时机等都是有效的沟通技巧。

4. 建立、完善有效沟通体系

内审人员需积极与被审计单位主要领导及普通员工沟通。加强与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多渠道获取审计证据。

四、总结思考

内部审计人员是管理的重要力量,良好的沟通能让审计主体与客体获得相互尊重和支持。建立和谐共赢的内部审计人际关系对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有效的沟通技巧需要审计人员共同学习与探讨。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