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与社交的深度融合:三年双版本并行的见证
随着时间的流转,小游戏与APP双版本并行的发展策略已经持续了三年多。这期间,整个行业经历了飞速的演变与市场反馈的正面循环。
进入2022年,我们看到IAP(即应用内购买)与中轻度产品之间在混变市场中的买量逐渐降低,但爆发力却日渐增强。《羊了个羊》小游戏的火爆效应推动了整个行业的热潮,许多开发者在市场中迅速攀升,尤其伴随着手游买量发行模式的变革,传奇、卡牌、SLG等品类的小游戏也得到了快速增长。
步入2023年,这种势头更是越发明显。例如《咸鱼之王》、《行侠仗义五千年》到《次神光之觉醒》等游戏在验证了核心玩法后,开始从小游戏拓展到APP和海外市场。这样的扩展不仅为休闲内容提供了乘法效应,也增强了内购能力,进一步巩固了从小游戏到手游APP的多赢市场局面。特别是小游戏行业的规模从50亿增长到了惊人的200亿。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向僵尸开炮》和《无尽寒冬》两款游戏持续稳居畅销榜TOP10半年之久,这无疑刷新了小游戏+APP双版本并行的市场记录。
通过观察产品形态的变化以及流量平台如陌陌、抖音等的动作,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关键词——小游戏的社交化。
在小游戏+APP这套运营策略中,上海大梦龙途等公司表现突出。回顾其产品如《终末之歌》、《正中靶子》等,我们可以发现加入社交元素的比重正在逐渐降低,这也可能是整个行业的一种趋势。
年初的时候,游戏价值论曾经探讨过塔防割草类游戏在新的一年中小游戏市场的集中爆发。从《国王指意》到《像僵尸开炮》,这类游戏在一众开箱子玩法中脱颖而出,挤进了陌陌小游戏的畅销榜单。而诸如《怪物联萌》、《塔防三国志2》等同类游戏也广受欢迎。
进一步观察发现,不仅仅是竖屏塔防割草游戏,横屏塔防割草、传统RPG塔防以及PVP塔防等多种类型的小游戏也在市场中有所作为。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塔防割草的特性与用户从手机转向PC端的习惯和需求相契合。
对于厂商而言,社交化的趋势是延长产品寿命、减少对买量循环依赖度的关键。与此流量平台也正在鼓励小游戏社交化的发展,以推动自己旗量业务的前进。例如,直播功能为小游戏带来了社交流量,甚至出现了收费带人等项目与网游时代相似的收费模式相呼应。
在最近的行业论坛中,也提到了轻度游戏与直播内容的结合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向。抖音等平台将加强轻度游戏直播内容的建设,使用户在刷抖音的同时也能被游戏内容所吸引,从而实现自然的复访和留存提高。
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下游的小游戏厂商需要更加注重产品层面的迭代和打磨,同时快速建立属于自己的社交体系来降低市场。这表明小游戏的社交化是整个行业内外共同推进的变化与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