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十二”购物狂欢的临近,各大银行纷纷加大优惠力度,携手第三方支付平台及购物平台,开展多样化的营销活动。这一现象是近期金融领域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业内的资深专家对媒体透露,目前的互联网市场竞争激烈,新用户的增长速度减缓,流量红利的高峰已过,获取新客户的成本也在不断攀升。各大金融机构在APP渠道推出了降息、提额等活动,期望在自营场景中增强吸引新用户的效果。
多家银行双十二大放异彩 拓展福利平台范围
双十二购物节成为了金融机构们展示自身优惠福利的舞台。例如,兴业银行在特定时间内为消费者提供了特别的优惠折扣,同时对在淘宝天猫平台上消费满额的顾客还设有更高的奖励。
交通银行与支付宝合作,对绑定并在淘宝消费的客户提供了一定的减免优惠。苏州银行也推出了一系列双十二购物优惠活动,鼓励客户首次绑定支付宝并参与活动即可获得礼包。
浦发银行则与微信和支付宝合作,为使用其借记卡进行消费的客户提供了一定的满减优惠。多家金融机构的优惠活动还扩展到了抖音、拼多多、携程、美团等平台。
这些举措不仅吸引了更多消费者的关注,也体现了金融机构在互联网领域的创新与尝试。苏筱芮高级研究员对此表示:“通过拓宽活动范围至抖音等平台,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吸引新用户。目前行业面临的挑战也不小,新用户增长放缓、流量红利的消失以及获客成本的上升,都让各大机构需要在自有平台上寻求突破。”
双十二消费贷利率呈现下降趋势
除了的优惠活动外,多家银行的消费利率也出现了下调。例如,建设银行湖北分行最近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消费贷利率的优惠信息,称利率最低可达3.15%。银行也调整了个人信用消费的年利率。
金融市场分析师周茂华表示,这一现象的背后原因是国内宏观的积极引导以及市场利率中枢的下移。随着国内消费信心和消费贷需求的恢复,银行也在积极推动消费贷业务的发展,同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苏筱芮研究员还强调,在金融营销宣传过程中,应当关注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金融机构需要如实披露年化利率及各项收费情况,如有合作机构也应当披露合作放款方、合作信息传输及共享等情况。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相关的沟通交流、投诉处理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一系列的活动和措施展示了金融机构在双十二期间的积极布局和策略调整,旨在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并提升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