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可能不知道,币的发行历史比我们的纪念日还要早。记得那轰动全场的1949年开国大典吗?但其实在12月1日,银行成立当天就开始发行币了,这一点对于那些热衷于钱币收藏的朋友来说,或许是个有趣的知识点。
现在让我们来细数一下币的多样面貌。已经发行的五套流通、五套流通,以及六套七种纪念钞,更有上百种普通纪念币。这些钱币中,面值最小的是第二套流通中的长号和短号一分。其中短号一分在普通人家里还有保存,可以说是币历史的小小见证。
在网络上,我们能看到许多藏家收藏的和图片。比如那最大面值的币,它是贵金属纪念币中的十公斤精制圆形金币。最早于2000年发行的千禧年金银套币中就有此款,发行量仅20枚,面值虽为3万元。而后来,更大面值的则是2007年开始发行的生肖系列金银套币中的金币,面值高达10万元,堪称币中的“巨无霸”。
再来说说我们的流通,其中面值最大的要数第一套流通中的新华门五万元和收割机五万元。这两种只流通使用了一年多时间。第一套和第二套流通的兑换比率是相当有趣的,为1万比1。
至于,最小面值的一分的发行时间比晚了一些,在1957年开始发行。尽管现在年轻一代可能不太熟悉长城一元等面值较大的品种,但它们作为币历史的一部分,同样具有其特殊的收藏价值。
关于纪念钞,我们已经发行了六套七种。从钞到冬奥钞,这些纪念钞不仅代表了的重大历史时刻,更是币收藏中的热门之选。而其中的面值差异,也反映了其特殊的发行意义和限量发行的特点。
谈及普通纪念币和贵金属纪念币,它们的面值从一角到十元不等。特别是贵金属纪念币,其面值多低于实际材质价值。但请记住,这些贵金属纪念币的面值并不代表其销售价格,真正的价格是根据贵金属的国际市场价格、工艺价值和人工费用等因素综合计算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十公斤精制金币。它们作为币中的“贵族”,不仅发行量稀少,而且价格高昂。部分品种的市场价格甚至达到了上千万元一枚。这样的珍稀钱币当然是有价无市,绝大部分人只能是仰望而无法触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