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之韵
——吴剑男
笔:安邦笔庄A3小楷,墨舞纸间的得力助手。
墨:久久墨汁,书写中的灵魂滋养。
纸:蜡染笺,承载字迹的温润载体。
砚:虽为普通墨碟,却也是研墨的重要工具。
创作环境:静谧的工作室,心灵的归宿。
近日,我特别钟爱于明清小说,尤其对《巢林笔谈》情有独钟。抄写此书,既可确保繁体字书的准确性,又可通过书中事件串联成集,控制篇幅,增添书写之乐。
保持身体健康与充足的睡眠是日常书写的基石。许多书友常为创作而废寝忘食,这对身体极为不利。灵感固然重要,但健康的体魄是灵感的源泉。书坛英才的早逝令人扼腕叹息。
吴剑男作品曾入展全国第五届青年书法篆刻展,此次选录《巢林笔谈》作为行书创作,其规格为178cm×60cm。
在开始创作前,合理规划形式布局显得尤为重要。纸张的选择亦需根据主题而定,如喜庆主题可选用淡雅色调,而悲伤主题则宜选择严肃色调。添加题头与主题介绍,有助于读者的阅读理解。
近来,我的书法风格深受二王体系影响。初涉书法时,我偏爱米芾的险绝与跳脱,然其气质略显狂放。后加入鲁公的浑厚与逸少的潇洒,书道中讲究“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因此我不断汲取高处的养分。并非不可选择小道,但应先稳固大道之基再补足小道之需。
我也注重魏碑及篆隶的练习,以增强点画线条的质感。好的结构如人的五官身材般重要,而点画线条则如肤质般关键。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常言道:“功夫在字外。”除了书法的日常练习外,内在的精神素养亦需提高。许多人通过研习哲学与文学来涵养文气。生活中的各种经历也是塑造个人书风审美的重要因素。在生活与精神的双重熏陶下,个人风格得以精彩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