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旅途中,自我认知与成长始终伴随着我们。理解自己并非易事,这犹如苏轼诗中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我们正是在与社会的交往中不断进行自我探索和成长。
心理学家乔哈里提出了一种名为“乔哈里视窗”的自我认知模型,这个简洁而巧妙的“田”字型模型为我们认识和成长自己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
乔哈里依据“自己是否知晓”和“他人是否知晓”将“自我”细分为四个部分,形成四个清晰的视窗窗口。
公开我,指的是那些你自身知晓且他人也了解的方面,如姓名、相貌、背景、职业,以及大部分的个人经历、习惯和爱好等。拥有更多的公开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人际沟通和交往,减少误解和冲突。
隐私我则是指那些只有你自己明白,而他人并不知晓的方面,例如某些特殊经历、情感期待、身体缺陷与疾病、个人心愿以及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地向他人展示隐私我,是一种真诚的表现,它能进一步增进我们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在建立亲密关系时。
盲点我则涉及到那些你自己并未察觉,但他人却了解的方面,如性格上的某些特点或坏习惯、言谈举止中的下意识动作和表情,以及给他人带来的感受等。古语有云“忠言逆耳,良苦口”,生活中我们并不总能听到他人对自己的真实反馈,特别是对于那些拥有一定权力和地位的人。我们应该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尤其是中肯的批评,以此努力减少自己的盲点。
未知我则是指那些你自身和他人都尚未发现的方面,如潜在的疾病、工作、学习、生活或文艺体育上的潜能等。对于这些未知的领域,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