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网络安全新纪元
随着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步入2.0时代,《网络安全法》为等级保护制度赋予了法律地位,明确要求网络运营者履行安全保护义务,依据网络安全等级进行保护。在这一背景下,安全审计作为网络安全不可或缺的一环,其重要性愈发凸显,尤其是日志审计系统的应用显得尤为迫切和明确。
如何在等保合规的框架内,选择高效的日志审计方案?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深入理解何为等保的合规要求。
《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日志至少需保存六个月,而《信息系统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等保2.0)进一步明确了二至四级系统需对网络、主机、应用安全进行日志审计。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机构与企业的信息化资产不断增加,系统复杂性和关联性日益增强。海量日志的产生、格式的不统一,使得日志的采集、留存、分析以及其它安全防护工作面临诸多挑战。
业务端对IT运维团队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如需更快速的响应、更短的故障发现与修复时间。传统的运维和日志分析工具已难以满足这些需求。
日志审计系统的价值在于其能否快速采集各类设备日志、有效解决日志留存问题、及时利用日志发现安全风险以及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为了更有效地管理络,广州世安推出了以ELK大数据为核心的日志审计系统。
世安的这一系统以ELK大数据架构为基础,将分散的络数据日志进行统一采集和标准化处理。经过精细的过滤和整合,系统能够筛选出真实有效的安全事件,帮助用户迅速定位网络安全问题。结合督导工单系统和安全知识库,该系统不仅解决了信息安全事件预警和定位的难题,还直观展示了安全建设成果,使用户在网络安全运营上更为简化。该系统还具备长达3年的存储和取证能力。
利用ELK大数据架构的优势,世安系统不仅实现了全方位的管控,还对各类IT资产如服务器、数据库、防火墙等进行兼容,对海量异构日志进行标准化编译、存储和统一管理。
依据《网络安全法》和《等保2.0》的要求,世安系统采用大数据关联分析技术,实时监控数据,精准定位异常风险和关键故障,为运维工程师提供详尽的关联分析和攻击分析,从而迅速处理故障。
为用户提供一套简单、可靠、度的数据可视化方案,将抽象的日志转化为清晰的自定义图表,满足不同场景需求,从而实现主动防范各种风险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