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企业愿景的构建之道
在企业管理领域,沙因的观点深入人心:“愿景必须由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清晰描绘并传达给全体员工。”(《企业文化生存与变革指南》的观点)那么,怎样去确定并塑造企业的愿景呢?
企业愿景的制定通常由高层管理者负责起草,再经中高层管理团队深入讨论,最终形成内部的共识。一个合格的愿景具备几个关键特性,这些特性共同构成了企业前行的灯塔。
清晰性与可见度
愿景不仅仅是内心的“愿望”,更是可感知、可想象的“景象”。它应当清晰描绘出未来的状态,让每个员工都能感知到、想象到,从而激发大家为共同目标努力的动力。
以小米公司为例,其愿景是“和用户交朋友,做用户心中最酷的公司”,这一愿景既清晰又具有吸引力,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激励性与挑战性
愿景应当是美好且振奋人心的,它代表着高标准的追求,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的愿景能够激发员工的斗志,促使他们为达成目标而努力工作。
比如,老板电器的愿景是成为“引领烹饪生活变革的世界级百年企业”,这一愿景既激励人心,又具有挑战性。
可实现性与操作性
愿景不能虚无缥缈、遥不可及。它应当是具有实现可能性的,这样才能确保成员保持工作的热情,不会对愿景的存在漠然无视。
以花王的愿景为例,其致力于成为“最贴近消费者和顾客的企业”,这一愿景既宏大又具有可实现性。
可分解性与阶段性
愿景作为长远目标,需要具有可操作性。这意味着愿景应当能够被合理分解为阶段性的具体目标。
例如,科大讯飞的近期、中期、长期愿景,详细规划了公司在不同时间节点的具体目标。
如何描述企业的愿景
描述企业愿景时,要把握其核心要点:回答“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企业”这一问题。即描绘公司未来的理想状态,展现公司的长期目标和宏伟梦想。
有效的愿景描述应结合企业所从事的具体领域,使描述更加具体、清晰。例如,使用“范围(地理范围/顾客)+领域(行业领域/业务领域)+目标(修饰语+主体)”的组合方式,能够更准确地传达企业的愿景。
如绿城的理想生活综合服务商愿景、联通的客户信赖的智慧生活创造者愿景等都是典型的例子。这样的描述方式不仅让愿景更加具体,还增强了其针对性和可理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