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偶然读到一篇深入浅出的摄影教学长文,令人豁然开朗,尤其对于曝光这一摄影基础概念的理解。
鉴于内容的丰富性,分点细说。首要探讨论题,曝光与感光。
当相机快门开启,让感光元件直接接触光线并吸收光能,这一过程即被称为曝光。相机为此提供了两种关键的控制手段:一是快门速度,二是光圈大小。乍看之下,这似乎清晰易懂,但实则在日常操作中常存有模糊之处。
问题一:光源的强弱是否也是影响曝光的因素?
若我们将曝光量界定为感光元件所接收光能的多少,那么,光源的强弱无疑应当被视为曝光的重要素材。日常交流中,我们习惯于讨论光圈与快门,而忽略光源亮度,是因为其复杂性和不易控制性。在室内拍摄时,若光源可控,我们完全可以固定光圈快门,通过调整灯光亮度来精准控制曝光。
问题二:ISO 在曝光中扮演何种角色?
ISO 并非与曝光直接相关,而是感光度的一个指标。在相同的光圈快门设置下,提高ISO可以使影像显得稍许明亮,这仅仅是放大了亮度信号,并未改变曝光量。
梳理思路
曝光一词在日常使用中具有多重含义。它是相机从打开快门到关闭快门的整个操作过程。也是指感光元件接收光能的多少,即曝光量。最普遍的理解是通过相机曝光过程后,感光元件接收一定曝光量后经后期处理所呈现的影像亮度。严格来讲,这并非纯粹的曝光,而是曝光与感光的综合表现。当我们看到机背影像过于明亮时,我们常脱口而出“曝光过度”,却很少去深究背后的原因可能是“感光过度”。
进一步理解
真正的曝光三角应包含光源、光圏与快门。在摄影界,光圏、快门与ISO的组合常被称为感光三角,这一称谓更为贴切。
关于感光三角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