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网北京1月10日电,鉴于当前债券市场的供求失衡状况,银行作出了相应决策。自2025年起,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将暂停,此举将依据国债市场的供求状况适时进行恢复。
据记者了解,为响应金融工作会议的要求,央行在去年的8月份进行了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此举旨在通过买入短期限国债并卖出长期限国债的方式,调整市场流动性。此后,为进一步强化货币的逆周期调节,央行在随后的几个月中持续开展了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每月净买入债券面值达到2000。
对于此次暂停买入操作的原因,央行货币司的相关负责人曾作出解释。他们指出,此举意在调整债市的供求关系,减少对国债的即时需求,并不排除在暂停期间仍进债卖出的可能性。这是央行在前期已多次警示风险并采取相应监管措施后的进一步行动,旨在加强对债市的调控力度,稳定市场预期及币汇率。
东方金诚研发部执行总监冯琳表示,若未来债券供应增加,长债收益率回归至合理水平,市场供求关系可能自发趋于平衡。届时,央行可能会恢复国债买入操作,继续在市场中投放中长期流动性。受此影响,短期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会出现一定幅度的调整,这也可能意味着一季度降准的可能性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