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星堆:德阳之古味
关于青铜面具背后与历史间的勾连,高大的青铜神树上的迷思——
在世界的目光聚焦之地,三星堆遗址以其神秘性令人着迷。
为何这里的腌菜罐子要倒放?一片回锅肉为何比手掌还大?为何要将兔肉缠起来食用?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味道调查员的脚步,深入四川德阳,探寻古老历史与现代美食的交融。
一、古法腌菜的智慧
瓦罐倒置,豆角、腊肉、蔬菜交织成团,陶罐的窄口成了关隘,保护着腌菜的风味。洋姜、形似多肉的四川儿儿菜等,都是腌制的主角。这种倒置的古法,旨在让食材中残留的水分彻底,蔬菜中的果糖与空气中的微生物充分反应,形成乳酸。经过长时间的腌制,形成了独特的美食风味。
二、猪之歌谣的回锅肉
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大量猪形陶制品可见,古蜀地上的德阳人对猪肉的热爱。连山回锅肉,就是这热情的最好体现。这肉如晾衣般挂于小竹竿上,大小胜过手掌。此肉源于猪的后,四分肥六分瘦,炖煮半小时后表面紧实而内部依然嫩滑。这为二次回锅提供了可能。
三、缠丝兔的工艺
在四川的众多兔肉做法中,缠丝兔尤为独特。它使用18种香料、羽毛和麻绳,从后腿缠至前夹颈部,腹部需缠圆。边缠边整形直至扎紧成为细条圆筒形后,再行熏烤。这一人类的智慧与食材的完美结合,创造出了几乎失传的人间美味。
在不能触摸的文明中,我们感知了味觉的魅力。穿越古今,在三星堆文化中品味古老的经典味道。德阳的美食,不仅仅是一种味觉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见证。
《味·道——德阳篇》
播出时间:12月31日 16:21
制作团队:监制/闫东 主编/刘铭 黄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