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讨影响经济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深刻概念——“资本”
以下是关于“资本”的常见观念,在此分享,作为本文讨论的出发点:
观念一:资本的本质是投资者追求资本增值的最大化,而劳动者的薪酬则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创业者承担风险,可能获得巨大回报,但也可能面临失败。
观念二:资本追求的不仅仅是利润最大化,其核心动力在于投资者与股民的收益追求。
观念三: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对资产的风险与盈余有直接关联,而劳动者不承担资产风险,其薪酬因此相对稳定。
让我们共同对这一概念进行深入剖析: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本文的解析将秉持中立立场,避免主观偏见。为了确保分析的客观性,我们需采取科学的思维逻辑和程序。
在开场的三点中,我们看到一种现象的初步描述。这种描述似乎将个人偏见当作了“资本”这一概念的既定定义。这样的论述方式明显偏离了正确的思维逻辑和程序。
按照人类思维的逻辑、程序和方式,在讨论某一事物或现象时,应首先具体描述该事物或现象的形状、性质、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性。这包括界定与该事物或现象相关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等。
在界定清楚具体要讨论的事物或现象后,我们应基于公认的现象和基本描述来确定对这一事物或现象的基本观念。然后,根据这些基本观念进行概括和抽象,形成、建立和确定对事物或现象的公认概念及定义。
一个常见的问题是,人们在定义事物或现象时常常过于主观和先入为主。如直接将事先设定的观念或定义应用于分析和论述中,而非通过客观的描述和解释来建立定义。这就像是在没有充分理解或解释一个概念或现象的情况下,就急于对其进行“再定义”或“理论化”。
就上述三点而言:
第一点直接提出了“资本”的定义——追求利润最大化。这种定义缺乏充分的解释和逻辑依据。它似乎是一个未经证实的断言,缺乏对“资本”这一概念的具体背景和环境的深入探讨。
第二点关于“创业的风险与回报”的讨论中,我们应关注的是“资本”如何影响社会价值的产生和发展变化。但“风险”并不能成为价值的源泉。是否应该把“风险”与“回报”作为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呢?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
第三点强调了“劳动者”的角色。但这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其身份和范围的界定都显得模糊和主观。对“劳动者”的理解也缺乏深度。
这种只依据个人主观观点和理解来“定义”的概念和方法在理论研究中是不足取的。这样的“定义”可能会被人们所接受,但它缺乏坚实的基础和合理的论证。
这些过于简单化的观念和方法已经在人类社会的经济学和社会思想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探讨这些概念的本质和含义。
2025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