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架构
一图览尽危险源、隐患、危险因素及管控措施
危险源,即为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或工作环境的根源或状态。有时亦被称为风险源、风险点或危险有害因素。它客观存在,与生俱来,虽不可完全消除,但属自然常态中的一部分。
第一类危险源主要指生产过程中固有的各类能量或有害物质,这是源头性的危害因素。
而第二类危险源则涉及到使约束或限制能量或有害物质措施(如安全屏障)失效或被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隐患则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时存在的偏差或疏忽,亦或是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这些都可能导致的发生。隐患是一种不正常状态,应当被及时发现并消除。
从的成因来看,主要包括物的危险状态(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的漏洞以及环境的不良影响。这些内容在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中均有详细阐述。下图集中展示了其中的三个主要方面。
关于危险源与风险的关系,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有风险的地方必定存在危险源,而风险则是对危险源在未造成任何实际损失情况下的主观评估。
再谈及隐患与风险的关系,我们常说“看得见的隐患和看不见的风险”,这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安全防范的两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