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动作浪费的解析
吉尔布雷斯,现代工业工程的重要奠基人,她深入研究人的动作,提出了与产品及设备空间搭配的22条原则,至今仍享誉工业界。在她所强调的,工作中存在许多不合理且浪费的动作。这些浪费不仅消耗时间、降低效率,还可能增加场地占用、人员配置及对员工身体的伤害。
(一)定义
动作浪费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动作上的不合理导致的、在时间、效率、场地、人员及人身等方面的损失。
(二)动作浪费的常见形式
企业中生产线的动作浪费现象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双手空闲、单手空闲、作业动作突然停止等十二种形式。
(三)动作浪费的原因及消除方法
动作浪费的产生主要源于操作不经济和设计不合理。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动作的经济原则,运用动作分析的方法,对作业进行定性的分析,找出最合理的动作,避免无效动作的浪费现象,从而缩短作业时间。
对于操作不经济的问题,我们需要按照经济原则设计工站操作并进行标准化,同时制定Check list以发现并消除相应的浪费。
而对于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则需要先进行验证再实施,并制定相应的稽核制度。我们还应根据人因工程学理论设计符合工效的作业方法。
(四)动作经济原则介绍
动作经济原则,又称为动作舒适原则,由吉尔布雷斯首创。它包括三大类共22项具体原则,涉及动作、工具设计和工作场地布置等方面。这些原则是改善作业方法的基本手法,是基础工业工程手法体系中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在动作方面,包括双手并用、对称反向等十项原则,旨在提高动作效率、减少疲劳。例如,双手同时操作可以比单手操作更高效;设计合理的工具和工作环境可以减少动作的限制和突变,使作业者保持轻松的节奏。
(五)实际案例分析
以改善前的生产作业与改善后的生产作业对比为例,我们可以看到通过简单的工具或设备改进,如调整钳子头角度、加长螺丝刀等,就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品质。再如调整梯子的位置,可以使工人在天花板上钻孔时更加省力且效率更高。
通过对动作浪费的深入理解和有效消除,我们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品质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还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成本。了解和运用动作经济原则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