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篇关于神华的复盘文章,我们将以回顾的角度深入分析其起伏和关键转折点。
这篇文章也是探讨强周期股的系列文章之一,其中上一篇聚焦于中远海控的财务状况。
我们将重点关注三个指标:自由现金流、净现金以及归母净利润。
1. 自由现金流:通常以经营现金流净额减去资本开支来计算。其中,经营现金流净额由业绩、折旧和营运资本变动构成,而资本开支则反映了公司的扩张水平。实际上,营运资本的正变动可以视为资本开支的一部分。
通过这样的计算,自由现金流可以被视为公司供需水平的表征变量。当自由现金流为正时,代表需求的业绩大于供给的净资本开支;反之,则为负。
2. 净现金:定义为现金减去有息负债,这一指标反映了公司的负债结构和应对行业中短期不利因素冲击的能力。通常,净现金越多,公司的实力越强。
3. 归母净利润:这是衡量股价的重要标准。如果净利润无法增长或边际变化不符合预期,股价可能会产生大幅波动。
回顾神华的股价走势,我们发现其经历过一波上涨周期,最低股价为6.03元,最高价为13.44元,最大涨幅达到123%。随后,股价又下跌至6.65元,经历了一次二次探底,最大跌幅为51%。
如果我们以2014年3月的历史低位为例,自由现金流指标是一个重要的入场参考。因为在业绩低谷时,股市更看重的是预期而非现实。而当业绩从高峰滑落时,股价必然下跌,聪明的资金已经看透了未来的趋势。
从净现金的角度看,公司的负债结构在强周期行业中往往显得较为笨重,变化不会太过迅速。从历史数据看,2013年的自由现金流是近十年的最低值,这也意味着当时的投资环境十分严峻。
对于周期性公司而言,买入时机往往选择在公司前景和现实最差的节点。这需要勇气,但同时也意味着大奖的潜在机会。大多数投资者往往逆周期而动,在低点疯狂出逃,在高点则争相涌入。
理性地看待神华在2015年的上涨行情,这更多是受到牛市的影响而非公司基本面的改善。当大熊市来临时,公司的股价完成了二次探底。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神华的资本开支逐年减少,这为煤炭行业的供给侧奠定了基础。
值得欣喜的是,我们注意到神华的经营现金流并未深度下跌,而是保持了稳定。这表明公司在应对行业冲击时展现了一定的韧性。最终,这种供给侧在2016年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
在分析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对于重资产行业而言,资本开支的趋势和强度会更多地影响行业的走势。以神华和中远海控为例,这两个企业的fcf变化趋势和股价的关系值得投资者深入比较。
本文的分析虽然带有后视镜的色彩,但我们的目标并非仅仅成为事后诸葛亮。而是希望通过分析为未来提供一些有用的经验教训,以便在类似的机会再次出现时能够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展望未来,我们预期神华的资本开支将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这意味着在供给端不进行有效扩张的情况下,煤炭企业的股价上涨将有坚实的支撑。我们也需要密切关注fcf、净现金、净利润等关键指标的变化趋势。
当市场处于供给收缩阶段时,股价将更多地受到需求端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股价调整和fcf相对低点都可能成为加仓的机会。
我们来看一下神华的累积和年均fcf表现。图形显示累积自由现金流逐年递增,年均fcf呈现波动收缩趋势。这表明神华在应对周期性波动时展现出越来越强的控制力以及更优的现金流状况。
虽然神华的股价还有上涨空间,但当前入场的赔率可能不够理想。我们认为行业基本面的方向可能是向下的。
以上就是我们对神华的复盘分析。希望能为投资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