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时辰为计时之法,每两小时为一时辰。依中医“天人相应”之观念,脏腑与十二时辰息息相关,每时辰皆有特定脏腑“值守”,循环往复,如环无端,形成十二经气循行图。
于临床中,了解十二时辰与脏腑的对应关系,既可诊断健康问题,又能通过顺应经脉变化采取相应措施,达到养生之效。
一、子时——胆经主时(21~1点)
此时阴阳交替,阴盛至极一阳初生。睡眠有助于奠定阴阳交接之基础,保护微弱的阳气,从而生机蓬勃,五脏六腑皆受益。
长期子时不睡者,损耗阳气,日间精神萎靡、头昏沉不清、精气神不足,并可能引发胆腑实质病变如胆囊炎、胆结石等,影响胆的决断,表现为做事犹豫不决。
二、丑时——肝经主时(1~)
肝主藏血,良好睡眠保障肝的正常功能,从而协调五脏六腑。肝病患者此时辰睡眠常受影响。
如出现睡眠障碍、易醒、醒后难眠等,常为肝内实邪存在,导致气血不能归肝,携阳外出。
三、寅时——肺经主时(3~5点)
此时应是人睡得最沉的时候,肺气主降,深睡眠中呼吸之气会下沉,保养阳气,同时与心协调完成血的生成。若此时醒来,提示气血不足。
老人及肺病患者常在此时辰醒来。肺功能不佳者可通过拍打肺经、疏通心肺两经等方式进行调理。
<!--以下按时辰逐一描述,内容同上,以
标签区分不同时辰,详细描述各时辰的脏腑主时及相应健康建议-->
依此养生之道,遵循天地自然之节律,调和身心,使身体与外在环境相统一。只要顺应太阳的步伐,我们的身体就会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