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徽教授针对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学者的观点,总结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方向的八条大概念的提取路径。自上而下包括:从课程标准中、教材分析中、专家思维中以及通过概念派生提取大概念。自下而上则包括:从生活价值的角度、将知能目标向上提炼、从学习难点分析以及从评价标准中提取大概念。这些路径并非孤立,常互相融通、彼此关照。
在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阅读单元的大概念提取主要呈现为三种样态。第一种是“显性阅读策略单元”,即主题阅读策略单元,明确提出一种阅读策略,可直接提取大概念。第二种是“显性常规阅读单元”,单元语文要素即学科概念,可直接提取大概念。第三种是“隐性常规阅读单元”,需根据单元课文特点及学生学习难点提取大概念。
指向知能目标达成的大概念提取模式重视智慧和能力的综合表现。从感觉到记忆到思维,再到行为和语言的表达,这一过程的结果即为知能目标,其达成的大概念可从教材提示的“语文要素”中提取。
指向学科概念理解的大概念提取模式关注学科体系的发展与演进。学科概念通过思考、归纳、理解、抽象而上升为知识,从一些学科概念中提取大概念是常见的方法。这种模式的操作路径明晰了学科概念,梳理了课标要求,进而提炼出大概念。
指向学习难点突破的大概念提取模式注重深剖学生的学习难点。学习难点既包括现阶段的难题,也关联未来生活中的挑战。通过确定内容坐标,确认学习难点,便能从中提取出大概念。
这三种模式只是大概念提取的一部分方式,教师们只要根据教学实际深入钻研,便能提取出更多、更适切的大概念。这些大概念的提取对于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单元整体设计,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文内容节选自《大概念教学单元整体设计 小学语文》一书,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即将于2024年6月正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