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发展的食品行业中,方便食品赛道竞争尤为激烈。特别是在后时代和新消费浪潮的背景下,我国方便速食市场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
据Euromonitor和光大证券研究所的数据显示,从2016年至2020年,方便食品市场规模从857.60亿币增长至1094.7亿币,预计到2025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高达6300亿币的规模,复合增速达到年均6%。
作为“方便面食品三巨头”之一的今麦郎,自然不会错过这一巨大的市场增长机会。此前,今麦郎推出的“一桶半”和“一袋半”系列产品以其高性价比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为今麦郎赢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也使其在方便面行业中稳居前三的位置。
就在这一系列产品为今麦郎带来持续营收增长的却卷入了一场“商标”。据息显示,知识产权局裁定今麦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第17796725号“一袋半”商标一审无效,二审维持原判。
今麦郎对这一结果表示不服,并坚持认为“一袋半”系类商品重量的提升是一种客观事实表述。他们声称,“一袋半”和“一桶半”品牌的广告宣传推广费用超过3.2亿,产品在企业长期的营销推广下已被大众熟知并接受,不会造成大众误解。这一说法并未被采纳。
尽管如此,值得注意的是,今麦郎的“一桶半”商标也同样显示“无效”状态,面临着可能无法使用的风险。尽管如此,在各大电商平台以及线下的超市中,仍然可以看到“一桶半”、“一袋半”系列产品的销售。
尽管商标被裁定无效,今麦郎仍在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其“一桶半”、“一袋半”系列产品。他们在公众号、微博等平台上宣传该系列产品的销量已经突破100亿份,月均增速高达150%。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监管部门一般会给予企业一定的缓冲期,让厂家把库存卖完。
IPG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商标注册无效主要是在注册程序上被驳回和不受《商标法》保护而已。作为企业长期塑造与宣传的标识,它们仍然会以工业产权的形式存在并对企业产品销售和市场推广发挥一定作用。登记无效商标若未来被人模仿或冒用,企业将变得困难,这对今麦郎未来的发展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自1994年成立以来,今麦郎经历了与日清控股的合作与分手。在发展的过程中,今麦郎通过创新品类、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来应对市场竞争。2015年推出的“一桶半”和“一袋半”系列产品就是其成功的案例之一。凭借这两款产品的大份量设计和高性价比,今麦郎在方便面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袋半”和“一桶半”的商标问题给今麦郎的业务带来了不确定性。朱丹蓬指出,“一袋半”将产品规格的既定规定简化成口语化宣传,这并不符合商标法。若商标被最终判定无效,今麦郎的产品将面临改名的风险,这将对公司的销售和市场推广造成影响。
尽管面临挑战和困境,今麦郎的创始人范现国仍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表示:“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市场,快消行业未来一定会出现更多的千亿级企业。今麦郎应该成为‘千亿’的一员。”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尽管今麦郎的营收在近年来有所波动,但要想实现范现国的千亿目标仍需付出巨大的努力。
总体来看,今麦郎在方便食品市场中仍具有重要地位。尽管面临商标问题和市场竞争的挑战,但今麦郎仍在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和机遇。我们期待今麦郎在未来能够继续发挥其创新精神和市场影响力在方便食品市场中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