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
一则关于健康饮食的消息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
“急诊科频繁接诊高钾血症患者,经询问病史,许多患者日常所食用的盐竟是低钠盐。肾脏科医生提醒,应选择最便宜的雪花盐,避免低钠盐,因为低钠盐其实就是高钾盐,过量摄入可能危及生命。”
低钠盐与健康:真相揭秘
误解与澄清
关于“低钠盐即送命盐”的说法,此观点并非针对所有人群,而是特定于肾功能不全的人群。
低钠盐中钠含量低于普通食盐,但钾含量相对较高。对于肾脏功能不全的患者,尤其是排尿功能出现障碍(如尿毒症)的患者,摄入过多钾无法有效体外,会在体内积累并可能引发高血钾等问题,导致心律不齐、心力衰竭等风险。
对于一般人群而言,低钠盐是安全健康的,尤其适合中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食用。
低钠盐以碘盐为基础,添加了氯化钾和硫酸镁,有助于维持体内钠、钾、镁的平衡,减少高血压、心等风险。
只要肾功能健全,适量摄入低钠盐是有益的。但需注意控制摄入量;对于肾功能不全及服用保钾类利尿等特定物的人群,请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食盐种类。
食盐谣言破除
海藻盐与碘吸收
海藻盐中确实添加了海藻碘,但在碘的吸收上,海藻盐与普通碘酸钾加碘盐并无明显差异。
玫瑰盐的营养价值
玫瑰盐未经过碘强化,若完全替代精盐,内陆地区居民可能面临碘缺乏的风险。
根据商家提供的数据,玫瑰盐中的钠含量与纯食盐相近,因此其对降低钠摄入量的意义并不大。
关于白芝麻盐与黑芝麻盐
芝麻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纤维,对健康有益。盐分摄入过多对任何人都不利,尤其是对孕妇和宝宝。过多摄入盐可能增加宝宝和孕妇患高血压的风险。
健康控盐六法
合理控制盐的摄入量是维护健康的重要一环。我国北方的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南方,很大程度上与饮食习惯偏咸有关。
根据我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食盐摄入量不应超过6克。实际上每日烹饪用盐量应控制在4克左右,这相当于一个普通啤酒瓶盖的铺平量。
对于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每日盐摄入量应更严格控制在3克以内。尤其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并存及肾脏疾病患者,每日盐摄入量应进一步减少。
除了注意烹饪时添加的盐分外,还需警惕生活中的“隐形盐”,如酱油、酱类、咸菜等均含有较高盐分。火腿等加工肉类、速冻面食等也含有一定量的盐分。
以下六个小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控制每天的盐分摄入:
(1) 烹调时可用柠檬汁或醋等酸味调味汁替代部分盐和酱油。
(2) 多采用蒸、烤、煮等低盐烹调方式。
(3) 多吃有味道的蔬菜,如番茄、青椒等,用食物的自然味道提升口感。
(4) 做凉拌菜时后放盐,并可加些醋调味。
(5) 使用酱油等调味品时,采用点蘸的方式而非一次性倒入菜肴中。
(6) 不必在每道菜中都加盐,最后一道汤可以考虑不放盐。
随着新年的脚步临近,各种家庭聚餐将陆续展开。让我们共同关注饮食健康,避免摄入过多盐分。
资料来源:扬州、BTV我是大医生、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