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正禾之见
爵士音乐,这一文化符号,对于多数人而言,它所蕴含的“爵士味”往往难以言表。若我们以正序的方式去研习其历史脉络,或许能更清晰地理会其伟大性和开拓性。
所谓正序,即是从基础开始,逐步深入,理清每一个细节与枝节的关系。对于爵士乐,我们不妨先回望古典音乐,体会其中指挥与乐手的默契与协作,再逐步探索拉格泰姆、蓝调等为其铺就的基石。
爵士乐的源头多元且繁杂,不仅涉及非裔人的音乐文化,还有欧洲的民间音乐和军乐的影响。从十九世纪欧洲庆典进行曲中的节奏跳跃,到新奥尔良音乐人的灵感涌现,再到布鲁斯音乐的哀歌与,这些都为爵士乐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爵士乐并非简单的音符堆砌或节奏切换,其灵魂在于即兴。听爵士乐,不仅仅是听旋律与和声,更是感受乐手之间的默契与即兴。每一位爵士乐手在演出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每一次即兴发挥都为整个演出增添了不可预测的魅力。
在爵士乐队的演出中,聆听他人、理解他人并为他人的表现制造机会是至关重要的。竞奏式的表演中,乐手们互相倾听,借力打力,共同完成即兴的演绎。这种自发性是爵士乐的核心,是每个乐手在每次演出中都能阐释出最多样性的关键。
商业资本虽然可以打造出多样的音乐产品,甚至塑造出各种“个性”,但却无法制造出艺术家的自发性。自发性是生命力的体现,是爵士乐的灵魂。从蓝音爵士到自由爵士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商业与艺术的碰撞与挣扎。正是这种碰撞与挣扎,让爵士乐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具有生命力。
爵士乐是一种自发的艺术,是一种每个人每次演出中都会阐释出最多样自性的艺术。它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的体现。当我们听爵士乐时,不仅是欣赏音乐本身,更是在感受其中蕴含的生命力和自发性。
回望查尔斯·明古斯的严厉与霸气,或许这正是爵士乐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他的呵斥并非对乐手的否定,而是在提醒他们:在追求观众缘的不要失去爵士乐的精髓——自发性。
如此看来,爵士乐的理解与欣赏并非易事,但正是这种挑战性,使得探索与欣赏的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和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