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无论是淘宝还是京东,这些大型电商平台的大促活动,持续时间愈加延长,几乎让人难以分辨平日与促销之间的界限。
回想起曾经的“双十一”、“618”,一年中似乎只有那么几次大型促销活动,仿佛一次促销便能持续半年之久。但如今,促销活动一启动,便绵延数周,甚至长达一个月之久,让人眼花缭乱,难以确定是否真正处于促销之中。原本的促销目的在于为消费者带来实惠,激发我们的购物热情。
如今这种长时间的促销活动反而让人感到疲惫不堪。每天打开手机,满屏的消息推送都是“限时折扣”、“秒杀开启”等字眼。起初,这些信息令人充满期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感觉被商家牵着鼻子走,失去了自主购物的乐趣和主动性。更令人苦恼的是,这种长期促销模式还导致了商品平时的价格虚高现象。
这样的情况下,我不禁思考这些所谓的优惠是否真的划算,是否是商家的营销策略之一。作为消费者,我们不应全然责备商家。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电商平台必须采取各种方法吸引顾客,提高销量。作为消费者,我们更应该理性看待这些促销活动,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进行购物,不被繁杂的促销信息所左右。
说到底,真正有价值的产品,无论何时购买都是物超所值。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频繁的促销活动所迷惑。毕竟,购物应当是基于需求和价值的考量,而非仅仅被促销活动所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