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柔克刚,智取叛逆”,这六个字,是我从与儿子的斗智斗勇中领悟到的教育智慧。
如果你正面临孩子青春期的挑战,厌学、逆反、对家长的每一句话都抱以反驳,那么我分享的经验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
记得儿子14岁那年,他坚决要退学去打工。我曾以为他只是一时冲动,但后来发现他的态度异常坚决。他曾放言:“不读书又何妨?反正我对课本无感了!”面对这种局面,我内心深感焦虑,并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儿子在小学时成绩优异,性格活泼开朗,是班里的开心果。随着升入初中,我强制他进入一所重点学校,尽管他更想和旧友一起升学。新学校的压力和陌生环境让他的学习热情逐渐消退,他频繁向我抱怨,我那时并未给予足够的关心和理解。
那段时间,他常常表示不想待在新学校,我却回应道:“别找借口了,你就是不想学习。”这样的对立持续了一年多,儿子的成绩一落千丈,最终产生了厌学情绪。我意识到,问题的根源不仅仅是学习态度,而是我们母子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当儿子再次提出退学的要求时,我放弃了以往强硬的态度,选择了给他更多的自由。我们达成了一项协议:我可以给他一个月的假期,让他尝试找工作体验生活,但前提是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儿子满怀热情地开始了工作之旅,但因年纪尚小而屡屡碰壁。我帮他找到了一份卸货的工作。起初他干劲十足,但很快便体会到了工作的艰辛。之后他又尝试了摆地摊、饮品店收银等工作,都因种种原因未能坚持下去。
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以理解和支持的态度陪伴在他身边。我告诉他:“无论你选择什么,我都会支持你,但你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最终,儿子主动找我说:“妈妈,我还是想回学校。”
在儿子回归学校后,我开始在情感上给予他更多的支持和理解。在规则和后果上,我则坚持立场。比如他要求放学后先打球再写作业时我不再他必须先学习而是尊重他的安排。但当他因打球而耽误了学习时我也会有所提醒让他自己调整节奏。
我深知“智取叛逆”的重要性让孩子试错并承担后果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它不仅能帮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还能促进他的成长和进步。
在调整了孩子的学习节奏后虽然他的成绩没有立刻提高但我并未急于求成也没有他报补习班而是耐心地陪伴他鼓励他说:“只要你保持学习的热情进步是迟早的事。”慢慢地儿子重新找回了学习的兴趣这次他是真心想学而不是为了迎合我。
通过这些经历我学会了“以柔克刚”的教育方法不仅帮助我和儿子建立了更好的关系还让他在成长过程中学会了自我管理和决策。希望我的经验能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