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估值的方法众多,而其中市场法、成本法和收益法无疑是较为常见的三种。
收益法在评估企业价值时,主要是将被评估企业的预期收益进行资本化或折现。其中,内部收益率(IRR)这一概念在收益法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收益法的实施面临着收益预测的难度,这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并且容易受到未来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折现率的确定也需要考虑公司的发展阶段和运营风险,这同样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市场法则是通过将企业与市场上已有交易案例或可比上市公司进行比较来评估价值。市盈率(PE)、市销率(PS)和市净率(PB)等方法均属于市场法的范畴。这些方法在不同的场景下各有适用,可以根据评估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或者综合多种方法的结果,选择更符合逻辑或更贴近心理价位的估值方式。
成本法是通过分析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情况来确定对象价值。这种方法常被用于评估投资公司、控股企业、拥有大量有形资产的企业以及非持续经营企业等。成本法可能无法充分考虑商誉和成本,对于那些商誉较高的公司可能不太适用。资产的经济性贬值也可能是一个难以准确估计的因素。
接下来,我们再谈谈三种方法的适用性和限制。市场法需要依赖可比公司或交易案例的存在;收益法则要求对未来收益和折现率进行合理预测;成本法则需全面考虑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情况。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挑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