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工——光伏行业的领军人物
周工,是江苏绿电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也是长期活跃在EPC(工程、采购、施工)一线的资深光伏专家。
在周工的个人简介中,他详细描述了自己的业务领域:包括国内外光伏电站的评估、运维、EPC项目,以及协助客户进行电站所有权交易。他是一位深思熟虑的光伏行业从业者,特别是在与EMC(能源合同管理)直接打交道的EPC总工角色中,他的见解具有很高的代表性。
记者:贵公司的业务有多少来自EMC公司?
周工:大约40%左右。我们并非纯粹的EPC公司,我们的业务还包含其他类型的光伏内容。但在EPC业务中,大约有一半是与EMC公司合作的。在行业链中,我们作为EMC的下家,与EMC的交流较多。
记者:在和EMC的合作中,最担心遇到哪些问题?
周工:作为EPC公司,我们很多时候就像是个工程队。我们最关心的是两个方面:一是时间问题,即EPC进场后设备何时能进场;二是沟通问题,即施工方、业主方和EMC之间的沟通是否顺畅。如果这两个问题无法顺利解决,我们便无法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记者:时间问题具体指的是什么?
周工:时间问题在EPC与EMC的合作中是常见的问题。这背后涉及到资金和供应商两个主要矛盾。资金不到位会影响我们EPC的开工进度,而供应商的问题则更为普遍,涉及多方的矛盾和复杂的债务关系。
资金和供应商的问题如果得到妥善解决,整个工程就会更加顺利。
记者:这些问题出现的频率高吗?
周工:相当高。
记者:那么面对来自EMC和业主自投的订单,EPC更倾向于接受哪种?
周工:当然更倾向于业主自投的订单。与业主自投相比,与EMC合作的订单涉及更多的沟通和协调环节,如现场负责人、EMC上层领导以及业主的意见沟通等,这无疑增加了沟通成本。
从工程款的角度来看,与直接与业主结款相比,通过EMC结款往往涉及更多的三角债问题,款项结算的时间也难以确定。
记者:为什么和EMC合作总会遇到这些问题?
周工:我们的EPC角色更像是一个执行者,而EMC则更像是一个中介。他们的作用在于整合资源,包括资金、业主、供应商、电网等。这种业务模式导致涉及到许多环节,从而使得三角债成为无法避免的问题。
虽然我们也认可EMC存在的意义在于为电站提供融资引导和选择优质厂家及EPC的帮助,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仍需面对价格混乱和质量不一的问题。有EMC的存在至少可以确保电站的质量。
然而我们也需反思行业自身问题,业主和EPC也有很大的责任。一个健康的行业环境是各方共同的责任。
<记者手记:
通过与周工的交流,我们可以看到EMC在光伏产业中的角色和挑战。虽然其作为中介推动了分布式发展,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和矛盾。这既与东西方文化和思维逻辑差异有关,也与光伏产业本身的不成熟有关。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健康的行业环境需要中立的第三方机构支持来推动形成。
在此背景下,我们应该深入思考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关系、优化行业结构、提高行业整体水平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