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思维方式热情_积极思维

2025-02-1816:59:52经营策略0

思考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不同人身上却能引发不同的情绪,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情绪ABC理论,由理绪行为疗法创始人阿尔伯特·埃利斯提出,为我们揭示了这一现象的背后原因。

这个理论告诉我们:“让我们整日心烦意乱、情绪失控的,不是外界的人和事,而是我们自己的思维。”

打个比方,假如有人送你一件旧衣服,如果你想的是“她是不是瞧不起我,故意侮辱我?”那么你可能会感到生气;但如果你换种想法,“她这么想着我啊,真好。”那么你的情绪就可能是开心。

简而言之,我们的情绪和行为结果,取决于我们对事情的认知。

在情绪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是我们对这件事的看法、感受和认知,而C则是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结果。由此可见,想法、情绪、行为是相互影响的,形成了一个认知三角形。

这个三角形告诉我们:错误的看带来负面的情绪,而负面的情绪又可能导致消极的行动,这些行动又会加深我们的错误看法,如此循环下去,我们便陷入了绝望的漩涡。

比如,我们觉得自己不够好,别人不会喜欢我们,这种想法让我们变得不自信、害怕与人交往,于是我们选择宅在家里、拒绝社交活动。而这种行为又证实了“没有人喜欢我”的想法,让我们更加不自信,从而陷入了一个消极的循环。

要打破这个循环,关键在于找到诱发负面情绪的不合理想法,即B。只有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才能改变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我们的思维决定了我们的情绪,从而决定了我们的抉择,最终影响到我们的结果。思维是决定一切的关键。

新的一年,想要结束过去的焦虑和内耗,我们可以尝试改变以下三种思维方式。

我们要摆脱灾难化思维。这种思维会让我们过度担心还未发生的事情,给自己巨大的压力。比如担心孩子沉迷网络、工作出错、朋友生病等。这种思维是不必要的焦虑泛化。

我们要学会及时清理内心的消极思想,用平和的心态看待事物,拒绝极端化思维。凡事看开一点,少想一点,心头就宽一点,生活也就顺一点。

我们还要学会把“焦虑”延迟。不要一有问题就立刻焦虑,等问题出现了再解决也不迟。甩掉精神上的包袱,才能越走越快、越走越轻盈。

我们要学会停止反刍思维。这种思维会让我们反复思考过去的糟糕画面和痛苦经历。反复思虑只会让我们愈发焦虑、愈发心累。我们需要学会放下过去、活在当下、拥抱未来。

叔本华曾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我们有时会被自己的思维困住。新的一年,愿你我都能保持认知上的觉醒

用积极的思维面对生活

积极的思维方式并非简单地认为一切都会好起来

而是基于现实的、有建设性的看法

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

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并保持内心的平静

想要培养这种积极的思维方式

我们可以尝试每天在意识到自己有消极想法时

将其转化为积极的观点

或者借助色彩识人心理学等工具

在色彩心理疗愈师的引导下运用色彩识人技术了解自己

看到自己原有的思维模式和情绪状态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