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餐具介绍_餐具大全一览表

2025-02-1818:00:13创业资讯0

今日我们来详谈汉字中的“碗”字。

至今尚未在甲骨文中发现“碗”字的踪迹。

金文中的“碗”字,是一个形声字,以金为形旁,夗为声旁。从金旁,暗示了这一时期金属碗的普遍使用。

据《说文解字》记载,碗字有两个异体字,一个从皿部,一个从瓦部,但声符均为夗。 这两字的释义相同,皆指小盂。

在《说文》中被描述为“饭器也”,意指一种用于盛装食物的器物。在古籍中,“盂”也常被用来盛酒水。盂与碗虽在大小上有所差异,但在某些地区,古代人们直接将盂称为盌。

《玉篇》中提及:“㼝”亦作“盌”,表明“盌”与“㼝”是异体关系。

小篆现的从瓦的“㼝”字,反映了当时我国制瓷业的发达程度。

汉字中从瓦的字多与陶瓷相关,如甑(zèng)是蒸饭用的瓦器,瓮是小口大腹的陶坛,瓶是腹大颈长的瓦器。还有高屋建瓴的瓴、陶瓷的瓷等,这些都是由陶土烧制而成的器物。

除了常见的从金、从瓦、从皿的碗字,还有许多碗的异体字。由于碗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餐具,其制作材料自然也是多种多样。在宋代的《集韵》中就收录了五种不同材质的碗的异体字。

隶变后,楷书的正体确定为从皿的盌。这可能是因为碗的材质太过丰富,无论是金属、陶瓷、木材还是石头,都难以全面代表碗的概念,因此以提示功用的皿作为正体。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汉字整理后,“碗”字被确立为正体。

人常将职业比作“饭碗”,因为生存离不开吃饭。稳定的职业被称作“铁饭碗”,优厚待遇的职业被称作“金饭碗”。有趣的是,在英语中,谋生被称为“earn one's bread”,直译即为“挣钱买面包”,这也体现了人类对于生存的共同追求。“民以食为天”这一真理在全世界都是适用的。

中餐习惯使用碗,而西餐更倾向于使用盘子。这与很早就进入农耕文明有关。农耕的生活方式以炖煮为主,多伴有汤水,食材也常被切成小块以便食用。需要用碗来聚拢小块的食物,同时汤装在碗里也不易洒出。而西餐多以大块食材为主,这与他们的烹饪方式有关。

明日预告:

有了碗来盛饭,自然少不了筷子来夹菜。传说上古时期就已经有了筷子,但筷子这个字却是很晚才出现的。那么在它出现之前,筷子被称为什么?筷字的产生又与江南的船家有何关系呢?中南财经大学的谭飞副教授将在明天为我们详细讲解。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