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程师们信赖的助手——示波器,可谓是电子工作的利器。为何我们需要示波器呢?
示波器与万用表一样,是调试传感器模拟输出的得力工具。它能帮助我们迅速定位异常信号,调整串行总线,甚至对多个信号进行数算。过去,拥有一台自己的示波器可谓奢侈,但现在随着国产示波器的快速发展,市场上的选择日渐丰富。
近期在电子工程世界论坛上,有网友对低价示波器提出了质疑。虽然价格诱人,但它们真的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吗?
有工程师分享了他的购机经历。他曾购买过多款低价“玩具”示波器,其中一款标称100M带宽的示波器价格不到700元。但使用后发现存在诸多问题:
- 存储深度不足,仅240K,远不及国产大品牌100M示波器的8M、12M。
- 操作手感粗糙,塑料按键和旋钮不似大品牌那般顺滑,按键逻辑也不尽如人意。
- 电压分辨率不够,对于需要精确测量幅度和周期的信号来说,这显然不够用。
- 示波器自身的电源纯净度不足,甚至需要外接更好的电源来解决问题。
- 触能也相对较少。
尽管如此,这类示波器在测量低速信号和要求不高的电源时仍有一定价值。对于一些简单的信号或低频信号,它们仍然具有一定的性价比。虽然它们可能无法完全捕捉50M以上的信号,但对于预算有限的工程师来说,这些限制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市场上确实存在对廉价、便携示波器的需求。工程师们的选择并不局限于高端设备。他们可以考虑虚拟示波器、DIY示波器或是国产入门级数字示波器等。
虚拟示波器价格亲民,但可能会面临驱动安装、软件识别等问题。DIY示波器则更注重个人兴趣和动手能力。而国产入门级示波器则是一个平衡点,既满足了基本需求,又不会给预算带来过大压力。
在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国内示波器生产商已取得显著成就。尽管高端示波器市场仍面临挑战,但中低端市场已不再受制于人。国内企业通过低价的策略吸引了国际市场,使入门级示波器越来越受欢迎。
那么,对于您来说,是否会考虑购买一款千元以下的示波器来满足自己的爱好呢?工程师们在选择入门级示波器时,通常会关注哪些指标呢?通道数、带宽、采样率、存储深度等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而对于更专业的应用场景,频谱分析、触发和捕捉等功能则更为关键。